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多见于颜面及小腿部,面部损害发病前常存鼻前庭炎或外耳道炎,小腿损害常与脚癣有关。
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
丹毒俗称“流火”,是由A族B型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一种急性炎症,常表现为境界清楚的局限性红肿热痛,好发于颜面及下肢,可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丹毒的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
有致敏物接触史的原发性刺激物,皮疹密集,多局限性,在接触部位,痒而不痛,多无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2)类丹毒
常发生于手部,与职业有关,范围小,来势慢,无明显全身症状。
(3)癣菌疹
皮损显红斑样,但水肿不明显,常双侧发生,无压痛,很少见有全身症状,癣病症状减轻或治疗愈后,其他症
哪些人群容易患丹毒呢
1、与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
营养不良、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以及肾性水肿,皆为本病的促发因素。因此,即使是鼻炎和足癣也应积极治疗,并且不要养成用指甲狠挖鼻孔的习惯。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患有肾性水肿时,更应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完好无损。
2、与体表慢性病灶有关
颜面丹毒多由鼻、咽、耳等处的病灶而引起,特别是鼻炎患者以及经常用手挖鼻的人容易患丹毒;下肢丹毒则多由足癣或下肢外伤引起。
丹毒患者的预防与护理要点
(1)去除诱因,勿抠鼻子,勿用锐器掏耳朵,积极治疗足癣、甲沟炎、足跟皲裂、湿疹及鼻窦炎等。如有皮肤破损,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
(2)卧床休息,多饮开水,忌食辛辣及鱼腥发物。
(3)下肢丹毒、应抬高患肢;形成象皮腿者可用弹力绷带缠缚。
丹毒的中医外治法
1、敷贴法
可选用如意金黄散麻油调敷,或用鲜仙人掌、马齿苋、冬青叶及大青叶捣烂外敷。头面肿胀甚者、可用银花露、玉露散湿敷。
2、砭镰法
红肿疼痛剧烈者,局部皮肤消毒后,以三棱针轻浅砭皮肤放血。
活检厚皮片培养分离红斑丹毒丝菌优于病损扩展边缘处的针刺吸取物培养。从磨损鲜红的丘疹所获取的渗出物作培养也具有诊断价值.为诊断丹毒丝菌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需从血液或滑膜液分离细菌。编码为16srRNA的红斑丹毒丝菌DNA序列的PCR扩增试验有助于快速诊断。
丹毒丝菌病与接触性皮炎等病的区别
1、接触性皮炎
有接触史,有痛痒而无触痛,无全身症状。
2、蜂窝织炎
红肿境界不清,浸润深,化脓明显。
3、血管性水肿
好发于组织疏松部位,损害为水肿性,边缘不清无触痛。
丹毒反复发作易造成淋巴水肿建议尽快治疗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