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被人们形容为“不死的癌症”,可见此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近年来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患此病者约3000万人,我国约有400万人。同进还有很多人因激素、外伤等因素,走在股骨头坏死的边缘。股骨头坏死治疗难度大,因此及时发现准确诊断,抓住最佳治疗时机可减小治疗难度,节省治疗时间。
一、辅助检查
早期腹股沟韧带下压痛,髋内收、外展痛,"4"字试验阳性;到晚期则各方活动皆受限,Thomas征阳性,重者肢体缩短,并出现半脱位征。
X线应照双髋内旋150~200前后位,及屈髋外展各900蛙式(Lauenstein)位及侧位片,可从两个角度上观察坏死区大小及位置。症状之初X线片无改变,6~8个月后开始出现骨质稀疏及密度不均,以后软骨下区出现囊样变及新月征,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质密度增高,其周围可见点片状低密度区;病变进一步加重,负重区软骨下出现碎裂、塌陷,后期全部或部分区域出现不均匀的硬化、严重塌陷,股骨头不规则扁平,关节间隙狭窄,呈半脱位,Shenton线不连续。
CT、MRI可较早地发现病变,并可在各种断层上观察坏死部位,但费用贵且无特异性,可供X线后的补充检查。
二、股骨头坏死的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骨盆正位X线片、MRI、CT等,可早期准确诊断并防止股骨头塌陷,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关键。诊断依据为:
1. 可有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或创伤、减压病、长期用皮质激素或酒精中毒等病史。
2. 髋部或膝部疼痛,逐渐加剧,跛行。
3. 内收肌压痛,髋关节活动受限,尤以外展和内旋为甚。可有大腿肌肉萎缩。
4. X线表现,早期股骨头轮廓正常,但在侧位相上,在股骨头前侧面持重区关节软骨下的骨质中,可见一条1~2mm宽的密度减低的弧形透明带,构成“新月征”。这一征象有重要价值。随之出现持重区软骨下骨质密度增高,其周围可见点状、片状密度减低区及囊性改变。最后软骨下骨质呈不同程度碎裂、扁平、塌陷,股骨头变扁平、塌陷、半脱位状。可见骨性关节炎改变。
5. 同位素骨扫描或ECT提示股骨头区出现放射性缺损区。
温馨提示
股骨头坏死早期只是酸胀不舒服,到了中期就会屈曲受限。比如穿鞋的时候腿屈不了,发展下去就是不能自己穿鞋,逐渐出现髋关节屈曲畸形,到晚期就会形成骨性关节炎,影响走路,甚至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所以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应尽量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要发展到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