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性黄疸常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淤胆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药物性肝炎和病毒性淤胆型肝炎。其常见症状有以下几种方式。
淤胆型肝炎的症状
1、症状表现轻而黄疸深
由于淤胆型肝炎的肝细胞坏死不重,而以淤胆为主,故症状相对较轻,黄疸可以很深。
2、尿色深黄而大便色浅
由于胆道系统有炎症,造成梗阻,排泄至肠道的胆汁成分减少,故大便颜色浅,似陶土色,故称陶土色大便,而淤滞的胆红素逆流至血液,由尿排出,故尿色极深。
淤胆型肝炎体征表现是肝脏肿大,胆囊不充盈:由于淤胆使肝肿大,而胆汁排泄不畅使胆囊无胆汁充盈;肝肿大则包膜张力大,故肝区叩痛,胆盐的刺激使皮肤瘙痒。
但整个病程长,黄疸至少持续在3周以上,甚至数月不退或消退缓慢。实验室检查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 ALP)、谷氡酰转肽酶( GGT)、胆固醇均升高,ALT中度升高。屎液检查尿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阴性,此为梗阻性黄疸的特征,因为般黄疸型肝炎应该是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阳性。B超检查有肝脏增大,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这点可与肝外梗阻性黄疸相区别。淤胆型肝炎黄疸虽较严重,但病情轻,食欲好,一般肝炎症状均较轻者。
中医辨证
瘀热发黄,包括血瘀、血热两种见症。
1、血瘀见症
小便自利是血症黄疸的特点,《普济方》中说“血症之黄,小便自利耳”。沈金鳌说:“诸黄皆小便不利,唯血瘀发黄小便自利也”。小便自利与否,可作为湿热发黄与血瘀发黄之鉴别要点。血瘀发黄尚有渴喜热饮,多梦,蜘蛛痣(蟹爪纹),面色晦暗,舌质紫暗,瘀斑瘀点,舌下脉增粗延长,肝肿大。
2、血热见症
血分热可有口咽干燥,喜热饮,大便秘结;皮肤瘙痒,抓后有出血点,皮肤灼热;出血倾向,瘀斑,系因脾胃有热,热伤于心,心主血,热气盛,故发黄而动血。
淤胆型肝炎的病理基础
淤胆
肝细胞性和阻塞性黄疸肝组织中都月出现胆色素,毛细胆管扩张,出现胆栓;肝细胞和Kupffer细胞内出现胆色素颗粒。细胞内胆色素不易与脂褐素区别。
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化中均存在毛细胆管和胆小管扩张,暴发性乙型肝炎,汇管区周边环绕淤胆的胆小管,新生胆小管。
超微病理显示,在淤胆时有胞浆膜改变,微绒毛肿大、畸形、减少,桥粒也减少。淤胆型肝炎时有肝小叶中心区坏死,同时肝细胞内支架微管破坏,肝细胞生物代谢异常。有硬化结节时,胆小管可能有挤压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