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肾移植手术的成活率逐渐升高,使得好多患者获得了新生。肾移植是将别人的肾取出,移植到患者右侧或左侧下腹部髂窝处,以替代患者已失去功能的肾脏。看似简单的手术,其实肾移植术后,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我们要做好肾移植术后的预防工作,降低风险增加移植肾的存活率。
1、术后半年内防感染
感染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3个月内,由于免疫抑制剂使用量大,是患者身体抵抗力最差的阶段,各种细菌、霉菌、病毒都会乘虚而入,造成各种感染。最常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肺炎、胃肠炎、带状疱疹等。这一阶段患者因免疫力低下,对抗生素敏感度不高,一旦感染,很不容易控制。
预防感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定期复查环孢素等抗排异药在血液中的浓度,并根据血药浓度来调节用药量。如果用量过大,可造成免疫功能过度破坏,容易发生感染;而用量过小,又容易发生排异反应。
(2)尽量不去公共场所活动,不要接触太多的人。
(3)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不新鲜和生冷的食品。
(4)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如有感冒,可服用清热解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药物。
(5)术后3个月内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体温持续上升,超过38℃者,要及时看医生,以防发生肺炎。
2、术后终身抗排异
渡过了险象环生的术后半年关,肾移植病人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重返工作岗位,从事轻体力劳动了。随着抗排异药用量的减少,病人的免疫力也接近正常。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慢性排异问题了。慢性排异的症状可归纳为“三高一少”:即血肌酐、血压、体温升高,尿量骤然减少,还可伴有肾区肿痛、关节酸痛、蛋白尿。由于任何药物都不能使慢性排异逆转,所以慢性排异一旦发生,大多数患者预后很差,只有部分病人在医生指导下经重新调整药量,会缓解病情。
预防慢性排异,也要做到四点:
(1)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减药。自行减药,是目前导致慢性排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有位肾移植病人,术后一年多出现血压、肌酐缓慢升高和尿量减少,以及蛋白尿等慢性排异症状。追问原因,他说术后半年,自认为身体恢复得不错,就偷偷减少了抗排异药的用量。曲主任说,慢性排异反应是个缓慢发生的过程,患者减少一两粒药,也许一两个月都不会出现什么不适。但半年、一年以后,待症状出现,你会后悔莫及。
(2)避免过度劳累、熬夜、淋雨受凉,病毒、细菌感染都可造成慢性排异。肾移植病人应当养成睡午觉的习惯,因为只有躺下时,才能保证肾脏充分的血流灌注和休息。
(3)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多黏霉素、呋喃坦丁等,暂不接种抗病毒疫苗。
(4)给自己当个好护士,每天观察记录体重、血压、尿量,定期门诊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血环孢素浓度等。
求医网温馨提示:肾移植术后,由于机体对移植的异体肾有着强烈的排斥作用,患者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即抗排异药。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是使机体对移植来的肾排斥降到最低水平,使别人的肾能在患者体内与其和平共处。但使用这种药物可引起免疫力低下,细菌、病毒等感染会随时威胁病人的健康。所以肾移植术后,病人需要注意两大问题:抗感染和抗排异药的适量应用。
【参考文献:《肾移植手册》《肾内科患者的治疗与保健》《移植护理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