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疼痛的处理目的
(1) 解除或缓解疼痛;
(2) 改善功能;
(3) 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4) 提高生活质量,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的改善。
(二) 疼痛的处理原则
应包括五方面。
1. 重视健康宣教
疼痛患者常伴有焦虑、紧张情绪,因此需要重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与其沟通,以得到患者的配合,达到理想的疼痛治疗效果。
2. 选择合理评估
对急性疼痛而言,疼痛评估方法宜简单。如需要量化疼痛的程度,可以选择量化方法。
3. 尽早治疗疼痛
疼痛一旦变成慢性,治疗将更加困难。 因此,早期治疗疼痛十分必要。对术后疼痛的治疗,提倡超前镇痛 (preemptive analgesia),即在伤害性刺激发生前给予镇痛治疗。
4. 提倡多模式镇痛
将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组合在一起, 发挥镇痛的协同或相加作用,降低单一用药的剂量和不良反应,同时可以提高对药物的耐受性,加快起效时间和延长镇痛时间。目前,常用模式为弱阿片类药物与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 等的联合使用,以及 NSAIDs 和阿片类药物或局麻药联合用于神经阻滞。但应注意避免重复使用同类药物。
5. 注重个体化镇痛
不同患者对疼痛和镇痛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镇痛方法应因人而异,不可机械地套用固定的药物方案。个体化镇痛的最终目标是应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