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比较公认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分泌紊乱
临床资料证明,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尤绝经期后的妇女多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亦可发生骨质疏松,或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加速骨质疏松的过程,而性激素对此过程产生抑制作用。因此老年人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妇女,另出现骨质疏松症。
2、骨代谢失调
如钙的摄入减少,或是吸收功能障碍,或是从尿、大便中排泄增加,则易引起由于缺钙所造成的骨质疏松,此时如果再加上内分泌失调(性激素减少),则更易引起骨质疏松症。
3、缺乏运动
肢体或全身的生理性活动减少,缺少一般的体育锻炼,体力劳动,骨内的血液循环较差,从而骨基质和矿物质减少等一系列因素而引起脱钙及尿钙排出量增加,并导致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系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发病多缓慢个别较快,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生化检查基本正常。病理解剖可见骨皮质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缩类骨质层不厚。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又称为Ⅱ型骨质疏松症。女性一般在绝经后 5年,男性年龄大约在70岁以上,其发病率女性为男性的2倍。骨丢失的类型为小梁骨和皮质骨,是与年龄相关的骨丢失。男女性脊椎与年龄相关的骨丢失均始于 40-50岁,两性骨丢失的速度相似,四肢骨每年丢失0.3%-0.6%,脊椎每年丢失0.8%-1.2%。骨折多发生在脊椎和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