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以前 ,高血压病一直被人们看成是普通的身体疾病 ,认为它的发病与心理因素无关。从 19世纪初到 20世纪末 ,随着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 ,人们逐步认识到 ,身体的疾病往往与心理的因素和社会适应的程度有关 ,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它的发生除饮食习惯、环境、遗传等因素外 ,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预防高血压 ,保持血压的稳定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发现,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相关。有些职业可使这些人的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如电脑操作人员、接线员、电报员、调度员等。外界刺激因素可引起强烈的、反复的、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引起焦虑、忧虑等,使大脑皮质和皮层下中枢的抑制和兴奋过程发生冲突,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会丧失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调节作用,使血管处于收缩状态,为此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而使血压升高。
心理因素是高血压病因之一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七情有节,不但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亦能治疗和减轻某些疾病。如果七情太过,则不但有损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又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加重。有人曾做过试险,如果使一个健康人处于舒适状态,并用语言暗示使之精神愉快,那么此人的血压就会有所下降,脉搏每分钟也可以减少8次。这也就说明了心情对人体是有很大影响的。
同时,高血压可引起心理的异常,其主要表现为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表情呆板,思维迟钝,行动缓慢。患者也可出现幻觉,精神运动性兴奋,可有自伤或自杀行为,严重时可致意识障碍。心理障碍的程度与高血压的波动、不稳定性有一定关联。
虽然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明了,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调查表明,高应激区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低应激区的人群,这说明心理紧张程度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密切。高血压病患者多具有一定的人格特点,比如具有雄心壮志、争强好胜,办事过分认真,容易激动、焦虑等。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首先应克服性格中易动、易焦虑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其次应制造一个和睦的生活环境;再者要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个人适应环境和对付应激的能力,使自己能在突然出现的强烈刺激面前处之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