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有婴儿的生理性腹泻、有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还有感染性腹泻等等。其病源有细菌、病毒、真菌等。
本报讯家住南京姜家园的刘先生一周岁大的儿子前日突然开始拉肚子,家长认为是吃了不洁食物,于是就自己给孩子吃了些抗菌素,没想到拉了两天都不见好转,孩子家长这才紧张起来,赶紧将孩子送到附近的医院,结果经医生检查,孩子是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脱水的危险。医生介绍说,夏天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不能马虎,许多家长一看见小儿腹泻便紧张,便喂食小儿以抗菌素,其实,小儿腹泻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有婴儿的生理性腹泻、有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还有感染性腹泻等等。其病源有细菌、病毒、真菌等,在治疗上不能一概而论。
据该院儿科主任介绍,婴儿生理性腹泻多见于8个月内小儿,其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出生后不久即腹泻,大便次数多且稀,但食欲好、无呕吐及其它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恢复正常。生理性腹泻是某些小儿的正常现象,不属病态,无须用药。
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小儿。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
大便次数增多,稀或呈“蛋花汤”样,每日10余次或更多,轻症一般情况良好,重症常伴发热、呕吐、食欲减低,并可发生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如四肢冰凉,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说明脱水已达到严重程度,发生了休克可危及生命,故应密切观察病情,特别注意四肢温度与小便量。此外,如发现呼吸深快,说明有酸中毒,可危及生命。应立即送医院儿科救治。
胃肠道功能紊乱性腹泻产生可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一为内在因素
包括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消化功能差;抵御感染功能差;生长发育快,需营养物质多,使消化道负担加重。
其二为感染因素
包括肠道内感染细菌、病毒或肠道外感染(如中耳炎、上感、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引起。
其三为喂养因素
包括喂养不当(过多、过少、突然改变饮食品种),对食物过敏,腹部受凉等。对于胃肠道功能紊乱性腹泻的治疗可从饮食入手,适当减少进食,做到饮食易消化。同时要控制感染。
感染性腹泻主要由细菌、病毒导致,正常人肠道有100-400种细菌,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有益菌95%是双歧杆菌,有害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机体健康情况下有害菌并不致病。反而与有益菌相互制约,互相协调,维持正常微生态平衡,还能阻挡外袭菌的入侵。可一旦环境变化或长期应用抗生素,有益菌就会被抑制,其数量急剧减少或消失,有害菌增多,肠内菌群发生混乱,导致腹泻不愈及继发真菌性肠炎。
主任说,对于病毒性感染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处理为主,确诊为病毒性肠炎如轮状病毒肠炎,不必使用抗生素,其病程短,可以自愈;对于细菌性腹泻中产生肠毒素而致病者,可不必用或少用抗生素;对于大便中混有粘液血便、大便镜检白细胞明显增多、伴有腹疼等需要用抗生素;但一旦出现肠道菌群紊乱或继发真菌性肠炎时,应停用抗菌素,给以微生态制剂,以便扶植肠道正常菌,恢复正常微生态平衡,抵御外来病原菌入侵。
最后,主任特别指出:小儿腹泻病除了找明病因对症处理外,更重要的是强调预防:首先要加强食品卫生与水源管理;第二要提倡母乳喂养,尽量避免夏季断奶;第三要合理喂养,添加辅食应逐步进行。第四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食前便后洗手,做好食品、食具消毒;第五应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使腹泻加重或迁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