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黏膜的急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感冒、“伤风”。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发热等,病程通常在7~10天。200种以上的病毒和急性鼻炎相关。
四季均可发病,冬季更为多见。急性鼻炎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全球各国均有发病。成人通常平均每年感染2~5次,儿童每年可发病6~10次(学龄儿童平均高达每年12次)。而由于免疫系统的退化,老年人每年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急性鼻炎常见的诱因
1、全身因素
受凉,过劳,烟酒过度,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以及全身的慢性疾病等。
2、局部因素
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等鼻腔慢性疾病,邻近的感染病灶如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均有利于病原体在局部生长繁殖。
3、病毒因素
常见的致病病毒为鼻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冠状病毒等。当机体由于各种诱因而抵抗力下降,鼻粘膜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如血管痉挛,组织缺氧,纤毛运动功能障碍,SlgA减少等,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染侵入机体,或原来潜藏于上呼吸道的病毒生长繁殖,毒力增强而致病。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还可合并细菌和的继发感染。
致病微生物为病毒。各种呼吸道病毒均可引致本病,鼻病毒最为常见,其为一种小核糖核酸病毒,目前已发现99种血清型。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以及腺病毒也很常见,此外,尚有肠病毒、呼吸合胞病毒等。
其中,由肠病毒引起的潜伏期最短,鼻病毒、呼吸合胞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潜伏期较长。呼吸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引起的感染倾向于缺乏免疫性,以致一生中反复感染,鼻病毒、肠病毒、腺病毒可产生较长时期的免疫力。
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侵入人体,原已潜伏于上呼吸道的细菌也生长繁殖,毒力增强,使急性鼻炎在原发的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细菌性继发感染,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和卡他球菌等。
温馨提示
急性鼻炎病理原因为早期血管痉挛,泉体分泌减少,继之血管和淋巴管扩张,粘膜充血、水种,腺体及杯状细胞分泌增加,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浸润,纤毛及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细菌继发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