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状疱疹临床表现编辑本段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前阶段,常有低热、乏力症状,将发疹部位有疼痛、烧灼感,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可出现牙痛。本病最常见为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约占整个病变的70%,其次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约占20%,损害沿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布。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三叉神经较脊神经更易罹患。
疱疹初起时颜面部皮肤呈不规则或椭圆形红斑,数小时后在红斑上发生水疱,逐渐增多并能合为大疱—严重者可为血疱,有继发感染则为脓疱。数日后,疱浆混浊而吸收,终呈痂壳,1~2周脱痂,遗留的色素也逐渐消退,一般不留瘢痕,损害不超越中线。老年人的病程常为4~6周,有超过8周者。
口腔粘膜的损害,疱疹多密集,溃疡面较大,唇、颊、舌、腭的病损也仅限于单侧。第一支除额外,可累及眼角粘膜,甚至失明;第二支累及唇、腭及颞下部、颧部、眶下皮肤;第三支累及舌、下唇、颊及颏部皮肤。此外,病毒入侵膝状神经节可出现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表现为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但多在皮肤黏膜病损完全消退后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可持续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的遗神经痛,常见于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半年以上。
2带状疱疹治疗编辑本段
带状疱疹治疗
抗病毒药物
应尽早应用。常用药物:阿昔洛韦口服,每次200mg, 每天5次,5~10天一个疗程或400mg, 每天3次,5天一个疗程; 、伐昔洛韦1000mg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 、泛昔洛韦500mg,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肾功能减退者需要减量。
止痛
常用药物:镇痛剂,1片。、卡马西平每片0.1 g,初时每次服半片,逐渐增至每日3次,每次1片,止痛效果明显。但应注意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皮疹及肝肾功能变化等,房室传导阻滞病史及骨髓抑制病史者禁用。
营养神经药物
常用药物:维生素B1 、10mg,每天3次口服;维生素B12 0.15 mg,肌内注射,每日1次。
糖皮质激素
应用有争议,多认为早期使用可降低宿主炎性反应,减少组织损伤,尤其对防止持久性脑神经麻痹和严重的眼部疾患有积极意义。病程在7天内的健康老年患者,每天口服30mg泼尼松,疗程7天。
局部治疗
1.口内粘膜病损:若有糜烂溃疡,可用消毒防腐类药物含漱、涂布,如2 %~2.5 %四环素液、0.1%~0.2%氯已定或0.1%高锰酸钾液含漱;5%金霉素甘油糊剂或中药西瓜霜,锡类散局部涂搽,撒布,0.1%碘苷液涂布,具有抗病毒作用。
2.口周和颌面部皮肤病损:疱疹或溃破有渗出者,用纱布浸消毒防腐药水湿敷,可减少渗出,促进炎症消退,待无渗出并结痂后可涂少量3%阿昔洛韦软膏或酞丁安软膏局部涂擦。
3.物理疗法:
(1)紫外线:以中波紫外线(UVB )照射皮损处,促进皮损干涸结痂。
(2)红外线或超短波:照射患处,有助于缓解疼痛。
3带状疱疹疾病诊断编辑本段
带状疱疹疾病诊断
根据有特征的单侧性皮肤-黏膜疱疹,沿神经支分布及剧烈的疼痛,一般易于诊断。
4带状疱疹鉴别诊断编辑本段
带状疱疹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单纯疱疹、疱疹性咽峡炎等鉴别。
5带状疱疹抗病毒药物编辑本段
带状疱疹抗病毒药物
应尽早应用。常用药物:阿昔洛韦口服,每次200mg, 每天5次,5~10天一个疗程或400mg, 每天3次,5天一个疗程; 、伐昔洛韦1000mg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 、泛昔洛韦500mg,每天3次7天一个疗程。肾功能减退者需要减量。
6带状疱疹止痛编辑本段
带状疱疹止痛
常用药物:镇痛剂,每日1片。、卡马西平每片0.1 g,初时每次服半片,逐渐增至每日3次,每次1片,止痛效果明显。但应注意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皮疹及肝肾功能变化等,房室传导阻滞病史及骨髓抑制病史者禁用。
7带状疱疹病因编辑本段
带状疱疹病因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感染,又称腰缠火丹、串疮、蜘蛛疮等。一般来说,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为: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病毒通过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经过血行传播,在皮肤上出现水痘,但大多数人感染后不出现水痘,是为隐性感染,成为带病毒者。此种病毒为嗜神经性,在侵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后可沿着神经移动到脊髓后根的神经节中,并潜伏在该处,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患感冒、发热、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恶性肿瘤时,病毒又被激发,致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同时再次激活的病毒可以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再移动到皮肤发生疱疹。在少数情况下,疱疹病毒可散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运动性神经麻痹,如眼、面神经麻痹以及胃肠道和泌尿道的症状。
带状疱疹属疱疹病毒,为嗜神经病毒。完整的带状疱疹呈球形,直径约150~200nm,核酸为双链DNA,由正20面体的核衣壳组成,外层由疏松的脂蛋白形成包膜,散布有病毒编码的糖蛋白,病毒颗粒仅外壳具有传染性。水痘和带状疱疹在临床上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是由同病毒引起。带状疱疹原发感染后大约有70%的儿童在临床上表现为水痘,约30%的人为隐性感染,二者均为带病毒者。
8带状疱疹预防编辑本段
带状疱疹预防
一、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二、预防感染。感染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老年患者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看秋季节,寒暖交替,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眉感染。此外,口腔、鼻腔的炎症应积极给予治疗。
三、防止外伤。外伤易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老年患者应注意避免发生外伤。
四、避免接触毒性物质。尽呈避免接触化学品及毒性药物,以防伤害皮肤,影响身体健康,降低机体抵抗力。
五、增进营养。老年人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自蛋白质的宝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使体格健壮,预防发生与本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疾病。
9带状疱疹饮食注意编辑本段
带状疱疹饮食注意
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营养还是不够的还要必须增进营养,老年人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自蛋白质的宝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使体格健壮,预防发生与本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疾病。多休息,给以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在饮食方面禁忌吃油腻的食物、海鲜及蛋类,家禽也尽量不吃,吃些清淡的食物。对于病情的恢复有很大的作用。
带状疱疹患者应以素菜为主,多吃高纤食品,还有多吃点西瓜,橙子,最好,每天用柠檬泡水喝,柠檬汁还可以用来擦长疹子的地方。忌食油炸的及腥辣和发物,发物主要是指一切鱼类及水产品,羊肉、 鸡肉 、牛肉,黄瓜、 韭菜、 香菜、 香椿等。这些,在患病期间不要吃哦。
另外患者朋友们还要注意慎食肥甘油腻之品,肥肉、饴糖、牛奶及甘甜等食物,多具滋腻、肥甘壅塞之性,易使本病之湿热毒邪内蕴不达,病情缠绵不愈。酒、烟、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温热之品,食后易助火生热。本病为湿热火毒蕴结肌肤所生,酸涩收敛之品有豌豆、芡实、石榴、芋头、菠菜等。本病多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
10带状疱疹危害编辑本段
带状疱疹危害
带状疱疹的危害:
1、可能诱发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
带状疱疹可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节段,三叉神经中有一条神经纤维,即眼神经纤维,部分神经纤维分布在人体眼球的角膜、结膜以至于整个眼球,该部位的神经纤维如果受到疱疹病毒感染,可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患者可发生怕光、流泪、眼睛疼痛,以致视力减退,重者发生全眼球炎而导致失明。
疱疹病毒感染到面神经中的运动神经纤维时,就会产生面瘫,出现患侧眼睛不能闭合,患侧面部表情呆板,口角向健侧歪斜,不能做吹气动作等。
2、引发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上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即人体的大脑实质和脑膜时,就会发生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表现为严重的头痛、喷射样呕吐、惊厥、四肢抽搐,以及意识模糊、昏迷而有生命危险。
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体内侵犯内脏神经纤维时,可引起急性胃肠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表现为腹部绞痛、排尿困难、尿潴留等。
3、疱疹局部破损后可能并发细菌感染
若带状疱疹病损发生于特殊部位,例如眼部,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倘若继发细菌性感染后,可引起全眼球炎,甚至脑膜炎;病后出现视力下降、失明、面瘫等后遗症。头部带状疱疹多在头前部即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可造成脱发及永久性瘢痕。
带状疱疹皮肤损害愈合后,疼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部分老年患者神经痛可持续数月或年余。可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导致精神焦虑、抑郁等表现。
4、引发内耳功能障碍
发生在耳廓、耳道的带状疱疹,会出现内耳功能障碍的症状。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听力障碍、眼球震颤等
11带状疱疹家庭护理编辑本段
带状疱疹家庭护理
一、多吃蔬菜水果
饮食中应包含新鲜蔬果、啤酒酵母、糙米、谷类。清肠禁食很重要。
二、初期的处理
使用止痛药可以暂时缓解疼痛,服用维生素c及B群能够增强免疫系统及神经的功能,或可以服用离氨酸,这是氨基酸可能帮助抑制疱疹病毒的扩散。
三、冷敷
不要随便用药,用药不当会刺激皮肤,延迟复原。比较稳妥的办法是用毛巾沾冷水敷疱疹患部。要避免高温。
四、小心保护创面
可以使患部接受短期的阳光。淋浴时,轻轻冲洗水疱部位,勿触摸或抓痒。避免一些含扑热息痛的止痛退热药,这些物质将延长此症。
五、使用双氧水
假如疱疹发生感染,你可以擦’一点双氧水,无需稀释,倒出后直接涂在患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