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热毒搏结,郁阻肌肤;或由于皮肤粘膜有破碎(如搔抓后鼻粘膜或耳道皮肤或头皮破伤、皮肤擦伤、脚湿气糜烂、毒虫咬伤、臁疮等),毒邪乘隙侵入,最终发为丹毒。
其中发于头面者多挟有风热;发于胸腹者多挟有肝火;发于下肢者多挟有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由胎热火毒内生。下面小编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治疗丹毒的中医偏方哪些效果好。
治疗方法
中医分型治疗
丹毒的分型治疗是根据发病部位而确立辨证分型、制定治疗原则的。如发于胸部、腰背的为内丹毒,属肝火毒蕴和肝脾湿火,治以清热泄火,疏肝化湿。
发于面部的为风热毒蕴,治用清火解毒,疏风散邪。发于新生儿脐周、腰腹者称为胎火毒蕴,治用清热解毒为主。发于下肢者有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之别。湿重于热者为湿热毒蕴,治用利湿解毒;热重于湿者为湿热下注、化火为毒,治用清热利湿。
中药外敷治疗
我们用医院自制制剂“益黄膏”外敷治疗丹毒已有多年历史,使用后发现,早期有红斑时使用较好,一旦发生水疱者,再敷就没有效果,有时反而加重症状。
局部治疗
对于湿重于热的患者,除了患肢红肿、热痛外,局部还可出现水疱,亦称“大疱型丹毒”,现代医学称之“坏疽性丹毒”。
此症是因热毒之气暴发皮腠,皮肤间斑块呈色红光亮,是湿邪从热化之象。湿热毒邪稽留肌肤,水湿外透,则于红斑上出现水疱或大疱,湿热壅盛,蕴蒸肌肤还有见血疱者,甚则热甚肉腐,皮肉为之坏死、腐烂。
此时,除内服中药外,我们用“洁悠神喷涂,清洁包扎,日换1次或数次。洁悠神是分子级隐性抗菌隔离网膜,系物理抗菌,能使皮肤持久抵御致病菌的侵袭,增加“长效抗菌”和有隐形“隔离病菌”的功能,彻底清除感染源。
治疗丹毒的偏方
中医处方(一)
【辨证】
热邪郁于血分,外受风邪,风热相搏所致。
【治法】
疏风解毒,佐以凉血通腑。
【方名】
加味疏风解毒汤。
【组成】
银花12克,赤芍9克,黄芩6克,连翘9克,荆芥3克,山栀9克,竹叶6克,枳实4.5克,薄荷2.4克(后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
单仓桂方。
中医处方(二)
【辨证】
湿热下注。
【治法】
凉血解毒,利湿清热。
【方名】
加味凉血利湿汤。
【组成】
金银花30克,公英24克,地丁30克,赤芍9克,生地15克,大青叶30克,黄柏9克,牛膝9克,生石膏3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以上就是关于“治疗丹毒的中医偏方哪些效果好”的详细介绍,护理时应让病人卧床休息,少走路,抬高患肢。局部用热毛巾作热湿敷,也可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以利镇痛和促进炎症消退。
遵医嘱按时让病人服药(包括中药)或打针,注意不可因症状已有改善而过早停用药物,以免复发。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