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福康养生 > 查疾病 > 糖尿病前期有“迹”可循

糖尿病前期有“迹”可循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发病,往往需要终身治疗。但糖尿病的发病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来说,在糖尿病发病前的一个阶段,患者已出现糖调节受损,这说明此时患者已有发展为糖尿病的倾向,医学上称为“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患者就如处在分岔口上:如果放任自流,就有可能发展成真正的糖尿病;如果在这个时期进行有效干预,则可推迟和阻止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后备军

  50岁的王师傅,是一家工厂的门卫,沉默寡言的他最近却异常烦躁。去年冬天,王师傅的脚后跟被冻裂了,他也没太在意,可伤口却一直没有愈合,直到前不久,他才在家人的劝说下到医院就诊,没想到大大小小几家医院奔波之后,得到的结果却是“确诊糖尿病”。而去年夏天,工厂组织体检时,王师傅的空腹血糖就有些偏高,医生当时就告诉他这种情况可能属于“糖尿病前期”,并提醒他去做一下餐后血糖,粗心的他却没在意。“糖尿病前期包括‘餐后糖耐量降低’和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两个指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孙良阁说,如果空腹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但低于糖尿病诊断值,称为空腹血糖受损;如果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水平介于正常值与糖尿病诊断值之间,称为糖耐量降低。

  “目前认为,糖尿病前期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标志。”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文世林告诉记者,这种状态表明糖代谢已出现问题,但还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早期干预能起大作用

  “糖尿病前期人群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孙良阁说,近年来,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这与人口老龄化有关,也与就诊率和干预率低有关。

  “给予糖尿病前期患者适当干预,可显著延迟或预防Ⅱ型糖尿病的发生。”文世林说,空腹血糖高,会损害全身的微血管,引起视网膜、肾脏、下肢、神经等部位的病变,并且只要把空腹血糖降到7毫摩尔/升以下,就能有效预防。餐后血糖高则会伤害全身的大血管,特别是心血管。目前,糖尿病前期干预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即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等。

  “说到药物,目前只有一种药——阿卡波糖被写进了《糖尿病防治指南》。”文世林说,“糖耐量异常者如果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就要服用阿卡波糖。”这里所说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史、肥胖、吸烟、50岁以上等。“很多糖耐量异常患者身上的危险因素不止一个,那就更要服药了。”

  定期监测,积极干预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群人:中年以上、体形超重或肥胖、工作压力大、久坐办公室、很少活动、常在饭店就餐、不喜欢吃蔬菜、很少看病、体检时发现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异常等,“这部分人群就是Ⅱ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文世林说,一般情况下,有家族史、40岁以上者、肥胖者、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都要密切注意自己的血糖变化、定期进行糖尿病有关指标的检查,及时发现血糖升高或葡萄糖耐量异常,尽早防止及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另外,如果发现自己的体重在数月内迅速下降,强烈的口渴,排尿次数及尿量均明显增多,经常感到饥饿,伤口愈合得极慢,且皮肤很容易感染,视物模糊,肢体出现自发性疼痛、麻木等现象时,也应该提前到医院进行有关检查。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