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解除患者髋部疼痛,纠正畸形和恢复功能的有效治疗手段。虽然髋关节置换术能解决受损关节的功能代偿,但术后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和指导患者对术后康复的认识、减少并发症发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护理要点
1 、心理护理
由于此类患者一般处于青壮年,大多数患者面临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他们对愈后是否影响日后工作和生活十分担忧,也有少部分工伤患者性格较狭隘,为了评上理想的残障等级会故意不配合康复治疗,这时护理人员要针对病人的具体心理状态进行疏导,给工伤患者讲解有关工伤条例和法规,说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详细讲明具体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并且介绍成功的病例,让患者避免心理上的紧张与不安,要做到良好的护患关系,增进感情交流,争取患者的信任,予以鼓励、支持、说服和劝告,稳定情绪,耐心听取病人提出的问题,指导病人解除恐惧和忧虑心理,使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从而积极主动的配合康复治疗训练,全面实施康复护理计划。
2 、体位摆放指导
术后肢体位置的摆放是防止人工髋关节脱位的重要环节,尤其是伤后早期康复的病人。卧位时可平卧或半卧位,患肢外展30°并保持中立,两腿间放置软枕,3个月内避免侧卧,坐位时尽量靠坐有扶手的椅子,3周内屈髋应<45°,以后可逐渐增加屈髋度,但应<90°,不可将患肢架在另一条腿上或盘腿,站立时患肢外展,6个月内患肢避免做内收及内旋动作。
3、床上功能训练指导
定时协助病人进行抬臀减压,以预防压疮的发生;指导咳嗽、深呼吸帮助排痰,防坠积性肺炎;协助患者的床上被动活动,如上肢运动,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踝、膝关节主动屈伸功能训练等,防止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
4 、下床功能训练指导
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能尽早下床的则下地进行活动,下床时先协助患者移至肢体的健侧床边,让健侧肢体先着地,患肢外展屈髋<45°,由他人协助扶起上身使患腿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扶步行架或拄双拐站立,行走时患肢始终保持外展30°。术后3个月,患肢可逐渐负重,行走由双拐—单拐—弃拐,避免屈髋下蹲。上床时则按相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起初下床,最好由医护理人员在旁协助指导,以防意外。
5、饮食指导
应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含钙较多的饮食,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戒烟、酒。
6、疼痛的健康指导
疼痛是困扰病人的一大因素,在康复过程中难免会给病人带来患侧髋关节部位的疼痛和不适,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病人会拒绝继续功能训练治疗,这时候护理人员要耐心跟病人讲解疼痛的原因并指导患者舒缓疼痛,使其放心的去配合治疗师完成各项康复治疗,利于早日康复。若疼痛异常,则请示医生,便于及早诊治。
7、日常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做到:不坐低矮的凳子或软的沙发;不做踢腿动作,不可盘腿或跷二郎腿;不宜做髋关节内收、内旋及髋关节过度屈曲(屈髋>90°)等动作;不侧身睡觉,若非要侧身,则要在两腿之间放置厚枕,以免发生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穿衣裤时应先患侧后健侧,穿袜应伸髋屈膝,鞋底宜用软胶,不穿高跟鞋或鞋底过滑的拖鞋;拄拐杖时尽量不单独活动,弃拐外出时应使用手杖,这一方面是自我保护,另一方面也向周围人群作暗示,以防意外。进行一切活动时,应尽量减少患髋的负重度和各种侧方压力。
8 、家庭、职业康复指导
病人终究要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甚至是重返原工作岗位,所以家庭和职业的康复指导一样重要,不能忽视。在这一环节,最好也让患者的家属和单位领导了解康复的训练细节,协助病人康复。从事重体力活的病人重返工作岗位时建议改变工种,不宜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家居方面,地面应保持干爽,过道无杂物堆放以防跌倒,坐椅、坐凳及厕所坐桶高度要适中,不宜过低。嘱病人出院后继续行自我康复训练并减少人工髋关节磨损的活动,如外出远距离旅行,重体力活或剧烈运动等,另外要适当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重。告诫患者8周内要避免性生活,性生活时防止患侧下肢极度外展,并避免受压,防止脱位。
复诊时间:一般术后1.5~2个月第一次, 术后4个月第二次,术后1年第三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当然,情况异常时应随时就诊。
二、护理体会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解决患者髋关节受损、关节畸形及功能严重障碍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术虽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术后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指导对功能的康复也同等重要,康复护理人员须针对患者所存在的心理、疼痛、功能训练、体位摆放、日常活动及回归家庭、工作岗位等问题用科学的态度、方法对患者康复期全程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和康复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早期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术后疗效而且可以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