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的类别很多,开放性脑外伤是其中危险系数较高的一类,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得不到专业的护理,很可能会因此失去生命。由于患者没有意识,我们在护理时更要细心仔细,这样才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保健。
1、血压的动态观察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尤其是血压,血压下降常提示循环功能不良。低血压患者,要及时检查是否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所致出血性休克或四肢骨折等引发的创伤性休克,尽早查明原因,早期对症治疗。如患者出现中枢性血压下降伴双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是病情发展的濒危阶段,遵医嘱迅速用药的同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尽最大能力挽救患者生命。
2、颅内血肿的病情观察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脑损害。若血肿不断增大,未及时发现处理,必将导致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进而危及患者生命。如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伴有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是颅内血肿形成的重要依据;在观察中如出现脉搏缓慢有力(<60次/min),呼吸深慢,收缩压高而脉压大,则提示颅内血肿(血肿【译】:是由于种种外力作用,导致血管破裂、溢出的血液分离周围组织,形成充满血液的腔洞。)存在或继续增大。对疑有颅内血肿者,应每隔5 min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复查CT,做好术前各项准备。本组病例多系交通事故受伤,伤后3h内即有明显的颅内血肿形成者占相当的比例。笔者认为:着重加强伤后24~48h内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尽早对症处理,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脑疝的早期观察与识别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最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时诊断处理,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心搏停止。如患者在病程中突然出现意识改变,表情淡漠、嗜睡或躁动、昏睡,进一步发生频繁惊厥、瞳孔出现大小不等、对光反射消失或呼吸节律不整,是脑疝形成的早期标志。
4、应激性溃疡的预见性观察
丘脑下部、脑干及广泛的脑损伤后,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胃黏膜血管痉挛,胃液pH值下降,形成应激性、多发性溃疡出血,早期患者多有呃逆或突然呕血现象。应及时测量胃液pH值,当pH值<2~3时,应高度怀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和存在。本组中有21例患者伤后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经禁食、留置胃管,应用止血药物等,完全控制出血者19例,2例并发大出血行手术治疗,1例康复,1例术后3天内死亡。工作中,笔者体会到:应注意此类患者早期征象的识别,如频繁呃逆、反复呕血,客观及时地询问并观察大便情况,及时送检,对于判断此类患者,避免出血加重、改善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供氧及吸痰
颅脑损伤后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血流的改变,颅内血肿及颅内高压的形成,以及呼吸功能不全、休克等多种因素,易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其直接后果是加重脑细胞的继发性损害,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应注意患者面色、肢端血运及缺氧程度判断,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或间断高流量吸氧,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吸痰前应充分给氧,每次吸痰时间<15 s,吸痰后注意听诊双肺呼吸音,以判断吸痰效果。
6、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
抢救中气管插管是急诊科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应严格执行及明确气管插管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对气管插管者,应注意气囊充气及定时放气,记录插管时间。本组98例患者,现场气管插管5例,回院后急诊人员气管插管8例,其中1例因插管后怀疑球囊破裂,但拔出后经检查无破裂。如一旦确认球囊破裂,在紧急抢救时可加大潮气量,待病情稳定后予以更换。由于插管及时成功,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及急救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伤情复杂。轻型的颅脑损伤可因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而导致严重的后果;而较为严重的颅脑损伤,却可能因救治及时、观察护理精心而得到治愈和康复。总之,对于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采取急救措施,动态监测意识、瞳孔、血压等的同时,主动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整体救治水平,保障此类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命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温馨提示
平时要尽量扫清可能导致跌伤的不安全因素,戴上通风透气的帽子,以减少跌倒时脑组织受到的冲击震荡,紧急情况下(如从高处跌下或在高速状态下被撞倒)迅速用双臂及双手抱紧头部。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