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
常用鼻内和口服给药,疗效在不同患者之间可能有差异。停药后无长期持续疗效,因此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需维持治疗。延长治疗时间并不发生快速耐药性。鼻内给药具有许多优点,高浓度药物可直接作用于鼻部,避免或减少了全身副作用。
但对于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患者,药物需要作用不同靶器官,鼻内给药不是最佳选择,推荐全身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
口服或鼻用第2代或新型 H1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鼻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适用于轻度间歇性和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与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
2.糖皮质激素
鼻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对其他药物治疗无反应或不能耐受鼻用药物的重症患者,可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进行短期治疗。
3.抗白三烯药
对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有效。
4.色酮类药
对缓解鼻部症状有一定效果,滴眼液对缓解眼部症状有效。
5.鼻内减充血剂
对鼻充血引起的鼻塞症状有缓解作用,疗程应控制在7天以内。
6.鼻内抗胆碱能药物
可有效抑制流涕。
7.中药
部分中药对缓解症状有效。儿童和老年人的治疗原则与成人相同,但应特别注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8.妊娠期患者应慎用各种药物。
免疫治疗
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可能改变疾病进程的疗法。免疫治疗诱导了临床和免疫耐受,具有长期效果,可预防变应性疾病的发展。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常用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疗程分为剂量累加阶段和剂量维持阶段,总疗程不少于2年。应采用标准化变应原疫苗。适应证主要用于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变应性鼻炎患者。
禁忌
①哮喘发作期;
②患者正使用β受体阻断剂;
③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
④妊娠期妇女;
⑤患者无法理解治疗的风险性和局限性。
免疫治疗可能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
外科治疗
①经药物或免疫治疗鼻塞症状无改善,有明显体征,影响生活质量;
②鼻腔有明显的解剖学变异,伴有功能障碍;
③合并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 药物治疗无效。
外科治疗不作为常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
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
1、肺气虚寒,卫表不固
主证
阵发性鼻塞,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嗅觉减退,早晚易发,畏风怕冷,遇风(寒)即作,容易感冒;气短懒言,语声低怯,自汗,面色苍白,咳嗽痰稀或咳喘无力。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虚弱。检查见下鼻甲肿大光滑,鼻粘膜淡白或灰白水肿,鼻道可见水样分泌物。
治法
补益肺气,固表护卫,温肺散寒。
方药
防风、黄芪(蜜炙)、白术。若鼻痒如蚁行,可酌加僵蚕、蝉蜕;若喷嚏、清涕、语声低怯者,可酌加人参、茯苓、山药;若腰膝酸软者,可酌加枸杞子、制首乌;若畏风怕冷、清涕如水者,可酌加桂枝、干姜、大枣等。
或者玉屏风散合并加味苍耳子:黄芪、白术、防风、荆芥、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薄荷、连翘、豆豉、炙甘草、生姜。
偏于虚寒选用
温肺桂枝汤《医醇剩义》卷四:桂枝、当归、茯苓、沉香、苏子、橘红、半夏、瓜蒌实、 桑皮。
2、脾气虚弱,化生不足
主证
鼻塞鼻胀较重,鼻涕清稀,鼻塞不通,淋漓而下,嗅觉迟钝。鼻塞,鼻痒,清涕连连,喷嚏突发,面色萎黄无华,消瘦,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四肢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胖,边有齿痕 ,苔薄白或腻,脉细弱无力。检查见下鼻甲肿大光滑,粘膜淡白,或灰白,有水样分泌物。(小儿过敏性鼻炎,多表现肺脾气虚之证)
治法
益气健脾,温运中阳。
方药
可选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卷中。
组成
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 若腹胀便溏、清涕如水、点滴而下者,可酌加山药、干姜、砂仁等;若畏风怕冷,遇寒则喷嚏频频者,可酌加防风、桂枝等;若四肢不温、畏寒腰痛者,可酌加肉桂、附子、枸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