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移植呢?肝移植手术怎么处理呢?
1、饮食:在胃肠功能未恢复前应禁食,只有少量药物如晓悉等可经胃管管饲,一旦胃肠功能恢复应尽早进食。
2、体位:术
后早期一般以平卧位为主。护理时动作要轻柔。意识清醒鼓励早期活动,体位改变时,需注意中心静脉压等情况的变化。
3、吸氧:拔除气管插管后应给予鼻导管吸氧至呼吸功能恢复正常。
4、各种引流管的处理
(1)胃管:在应用胃管期间,定时抽吸、冲洗,并可经胃管注入一些治疗药物,一旦肛门排气及排便即可拔除。
(2)尿管:保留期间定期生理盐水冲洗,生命体征稳定后可拔除。
(3)CVP管、动脉压管及其他有创导管:除CVP管可保留一段时间(有些可长达几周)用来维持输液外,其他各管均在血压稳定24小时后拔除。CVP管保留期间定期换药防止感染,一旦怀疑此处有感染可能立刻拔除,并将导管尖端送培养。
(4)腹腔引流管:在引出积液后逐步拔除。
(5)T管:一般来说肝脏移植术后均带有T管,除引流胆汁外,它尚有助于观察病况、诊断病情,有时甚至可经过T管对胆管的某些并发症进行治疗。术后胆管的胆汁均需培养,术后2-3周可行造影,无胆漏、胆道狭窄、结石和感染及出血,则夹闭T管。在有黄疽或考虑病人有感染的情况下,应放开T管,首先观察胆汁的量、颜色等,做涂片检查有否脓球及真菌袍子,同时送培养,必要时可造影检查。拔管一般应在3-6个月或更久,拔管前应做T管造影,确保无胆管并发症,同时做胆汁培养和药敏。保留期间可交替应用生理水冲洗,或根据胆汁培养结果应用相应药物冲洗。
(6)气管插管:移植术后相对稳定的病人一般在48小时内拔除气管插管,但是如液体过量引起肺水肿和胸腔积液、脑病引起的呼吸机无力或肺部严重感染等需延长带管时间。
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液体补充原则为累积损失量、额外损失量、生理需要量。但是肝移植病人病情严重,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液体的进出量多,对病人的生理干扰非常大,因此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各项检查结果来决定补液量的多少。通常的补液为晶体和胶体,胶体的补充需根据胶体的丢失情况、肝功能情况等补充。最常用的胶体液有全血、血浆和人血白蛋白等。我们的经验是,晶体液约占全部液量的2/3,胶体液占1/3,胶体中血浆和人血白蛋白交替使用。补液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解质平衡,重点需注意高钠、低钾、低钙血症等。根据血液检测结果,进行钾、钙、镁等离子的补充。持续高血钾常提示早期肝功能不良。除此之外,微量元素也应及时补充。肝移植病人术后常出现酸碱平衡失衡现象,故必须经常进行血气分析,有异常时要查明原因。只要纠正病因,一般都能恢复正常,如病因暂时不能纠正,则需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