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福康养生 > 查疾病 >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病情发展,尤其是在心肌梗死发病阶段,因此除了在冠心病的治疗上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之外。筑起心理防线,指导患者学会放松来消除不良情绪,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减少紧张焦虑,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对疾病的康复也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1、否认心理

  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医生的诊断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程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承认患病,同时讲解病情,介绍当前冠心病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回避只能对自己不利。同时结合本病房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实例现身说法,请病情缓解的患者介绍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以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配合治疗。

  2、盲目乐观

  这类患者对冠心病及应留意题目缺乏了解,对病情发展熟悉不足,或虽有熟悉却满不在乎,不能从饮食、休息等方面加以调整,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全面的,及时地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更加了解病情,以积极的心态主动进行自我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促进疾病的康复,恢复身心健康,进步生命质量。

  3、抑郁消极

  这类患者往往因病情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对疾病的恢复失往信心,总感到身体不适,表现为抑郁、悲观、愁眉不展,对人冷漠。多见于再发性心肌梗死、反复心衰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采用解释性心理治疗,安慰开导鼓励患者,帮助他们熟悉复发的诱因,学会预防措施,延缓疾病进展,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应争取家属的配合支持,多陪伴患者,使其感到家庭给予的热和。

  4、紧张焦虑

  有90%以上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多见于初次发病患者。其中出现中度以上焦虑症状的占90%。产生焦虑的原因多因起病较急,症状重,缺乏思想预备;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缺乏;疼痛引起的濒死感以及没有亲人陪伴或经济压力等,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

  因此医护职员应主动热情迎接他们,耐心细致先容病房环境、规章制度。在冠心病的治疗上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同时要做好保护性治疗,病情控制后,对其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使患者了解疾病治疗过程,增加安全感,并指导患者学会放松来消除不良情绪,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减少紧张焦虑。

  5、敏感多疑

  这类患者对冠心病惧怕,坚信自己有病而且很严重,有时甚至把书上的症状想象成自己的症状,稍有不适就以为是病情加重,把一过性的头痛、牙痛、肩背痛、右 侧胸痛均看成是心绞痛发作,并十分留意观察家属和医护职员对其疾病的态度,怀疑对他隐瞒了疾病的严重程度,或者是担心医护职员能否给予精心治疗等,因此整日卧床不起,依靠性强,导致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其护理上应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耐心解释和安慰,特别留意要态度和蔼,有问必答,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了解,消除顾虑,配合治疗。

  6、角色紊乱

  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介绍同种患者康复的病例,创造机会让患者与康复者见面,让他们之间直接交谈,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由于介绍者与听者之间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地看到疾病是可以康复的,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温馨提示:针对患有严重冠心病的特殊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因为洗澡后全身毛细血管扩张,易导致急性脑缺血、缺氧而发生虚脱和休克,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因此冬季洗澡前应服用药物预防,同时要适当减少洗澡次数,盆浴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淋浴10-15分钟即可,以防止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冠心病家庭医生》】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