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福康养生 > 查疾病 > 异位性皮炎的分期治疗

异位性皮炎的分期治疗

  中医认为异位性皮炎的发病多为禀赋不足,或因胎毒遗热,脾失健运,复感风、湿、热邪,袭人肌腠而致,病久缠绵不愈,津水外流,或因风盛化燥,后期多致阴虚血燥。治疗主要是根据皮疹及全身症状,或以清热为主,或以利湿为,或以祛风为主。根据异位性皮炎的分期,辨证分型进行治疗。

  1、胎热型(见于婴儿期)

  皮损好发于面颊部,可见红斑,针尖大小的密集的潮红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或结有黄色的痂皮.严重时可波及躯干及四肢等处。患儿常在襁褓中摩擦,烦躁不安,尿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治宜清热凉血,疏风止痒。方选三心导赤散加味,药用连翘心、山栀心、莲子心各3g,玄参、生地、车前子、蝉衣、木通、甘草梢各6g,山药、茯苓、黄芪、五灵脂各9g。

  2、阴虚型(多见于儿童期)

  面色晦黯,皮损为丘疹、丘疱疹,部分皮损相互融合,呈浸润肥厚,严重时可有渗出、糜烂、结痂等:皮损色黯,常为局限性,在四肢屈侧、颈部、腕部,尤其是肘窝、胭窝呈对称性分布。舌质淡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数或细缓。治以滋阴清热,健脾祛湿。方用养阴祛湿润肤汤,药用南北沙参、玉竹、天花粉、生地、白鲜皮、荆芥炭各12g,薏苡仁、党参、黄芪、赤小豆各15g,炒丹皮、丹参、茯苓皮、五灵脂各10g。

  3、血燥型(多见于成人期)

  病程日久,皮损干燥肥厚,为苔藓样变或呈干燥性的丘疹,有鳞屑及血痂,主要分布在颈、肘、手、膝等处,自觉痒剧,入夜尤甚,舌质红,苔少或花剥,脉濡细。治宜养血润燥,常用方为当归饮子。药用当归、川芎、芍药、生地、防风、白蒺藜、荆芥、何首乌、黄芪、甘草、丹参、五灵脂各10g。随症加减:大便秘结加熟军、火麻仁;平素喜冷饮,喜酸、咸食者加麦芽、扁豆、莱菔子;痒重加钩藤、蝉衣、乌梢蛇;夜寐不安加合欢皮、灵磁石;渗液多加防己、猪苓;伴过敏性鼻炎加用苍耳子散;伴哮喘加白芥子、白僵蚕(白僵蚕【译】: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抗惊厥和催眠作用)。

  温馨提示

  异位性皮炎的患者洗完澡时,要在身体处于微湿时(一般是大毛巾擦干身体后)立刻擦上的凡士林,若因粘腻不适,可试着减少使用的量或是使用无香精的保养乳液(乳液的选择以较为固态为佳,尽量不要选择液状)。避免让患者皮肤直接接触粗纤维的衣物(包括婴幼儿本身的以及父母的衣物),如毛衣、尼龙,宜穿著宽松的棉织物。

  【参考文献:《皮肤性病诊断与治疗》《常见皮肤病中药外治方》《皮肤病验方集锦》】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