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疾病,所以治疗血管炎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但是血管炎如何治疗呢?下面求医小编为大家分享血管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辩证分析血管炎
1、寒湿热毒之邪乘虚侵入机体与气血相搏,热邪迫血妄行故有红斑,寒湿收敛,气血凝滞,故肿胀疼痛。
2、病邪深沉,病势迁延不愈,久病则耗伤气血,损伤脾胃,正气虚弱,无力驱邪,邪毒久恋转为慢性血管炎。
3、寒湿热毒之邪侵入肌肤,潜而隐伏,缓慢蕴结,又可出现二个病机。其一,寒湿热毒之邪蕴结,瘀滞化热,热迫血妄行出现红肿,热甚则肉腐,故溃烂坏死。其二,寒湿热毒之邪蕴结,阻滞气血运行而气滞血瘀。湿毒重浊粘滞,寒邪收敛,寒湿热毒之邪杂而为病,产生慢性损害,则病势迁延难愈。
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中医中药
1、对尚未沉积在血管内皮的免疫复合物,应用解毒排素养疗法,即把清热、利湿、解毒与通利二便结合起来,可使游离的免疫复合物从二便排除出体外。体质壮实的患者一般一日可口服解毒排毒中药煎剂1500-2000ml。
血管炎中医治疗
2、血管通透性增加,免疫复合物就有机可乘,在血管内皮沉着,引起血管炎性病变。过敏因素、炎症产物、细菌内毒素、细菌外毒素都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对此可作如下治疗。
(1)应用清热解毒剂:一切能使血管扩张的病邪都具有热邪的性质,“热者寒之”,故可应用清热解毒之剂,常用药物有生地、丹皮、生石膏、知母、穿心莲、黄芩、玄参、苦参、蒲公英、银花、紫花地丁等。
(2)应用酸涩收敛的中药:五味子、乌梅、山楂、马齿苋、麻黄根、芡实、金樱子等药具有增强血管致密性的作用。
(3)应用含钙中药:龙骨、牡蛎、玳瑁、山甲、龟板、鳖甲等可降低血管的脆性。
3、在血液动力学方面,凡经过检查为血液粘稠度升高者,均可采用具有抗凝和使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的中药,如生地、玄参、花粉、石斛、丹皮、地龙、土鳖虫、水蛭、全蝎、蜈蚣等。
4、调动网状内皮系统对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免疫复合物一旦与靶细胞结合后,一般的解毒排毒、活血通的疗效就不太理想。而白花蛇舌草、半支莲、肿节风、千里光等具有调动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免疫复合物的能力,故应该大剂量加在方药中应用。此外还要应用疏肝利胆、活血软坚的中药,例如可加入茵陈、柴胡、绣花针、鳖甲、鬼箭羽、莪术等,以加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血管炎的治疗基本原则
血管炎一旦发生就有经络阻塞、气血凝滞、邪毒沉着的表现,因此其治疗原则是活血通络解毒。通络是活血的前提,忍冬藤、鸡血藤、钩藤、天仙藤、络石藤、首乌藤、丝瓜络、山甲、地龙、土鳖早具有较好的通络疗效。在通络的基础上加活血药物,则可进一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常用活血药为当归、白花蛇舌草、茜草、丹参、红花等。解毒是从根本上治疗血管炎,常用解毒药为土茯苓、银花、肿节风、半支莲、七叶一枝花、生槐花、萆薢、板蓝根、马齿苋、白花蛇舌草等。又因寒湿热毒之邪可单独或混合引起血管炎,所以临床上应把解毒疗法具体化,并且与活血通络法结合起来。兹将五个常用活血通络解毒的法则和方药分述于下。
1、行气活血解毒:病变以肿胀疼痛为主。病机多为气滞、气郁、血瘀。治宜行气、破气、化瘀、解毒。代表方剂为血府逐瘀汤、失笑散。常用药物有厚朴、陈皮、枳壳、枳实、青皮、槟榔、小茴香、香附、三棱、莪术、四七、蒲黄、五灵脂、桃仁、红花、白花蛇舌草、连翘、板蓝根等。
2、凉血活血解毒:病变以红斑、灼热、溃烂、坏死为主,常伴发热、口干、心烦。病机多为热毒炽盛。治宜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代表方剂为清营汤、四妙勇安汤、黄连解毒汤、凉血五根汤。常用药物有玄参、生地、丹皮、羚羊角、板蓝根、天花粉、赤芍、紫草、七叶一枝花、银花、黄柏、黄连等。
3、温散活血解毒:病变为结硬疼痛为主,局部红斑不太明显,气候变冷加重疼痛。病机为寒邪凝滞,经络阻塞。治以温经散寒活血解毒。代表方剂为当归四逆汤、独活寄生汤。常用药物有独活、小茴香、桂枝、细辛、麻黄、台乌、肉桂、制附子、制川乌、制草乌、制马钱子、乳香、没药、威灵仙、半支莲、生槐花等。
4、利湿活血解毒:局部病变肿胀结节,木硬沉着,水肿严重。病机为湿邪阻滞、经络不通。治宜利湿活血解毒。代表方药为五神汤、三妙散、萆薢渗湿汤。常用药物有黄柏、苍术、川牛膝、车前子、当归、川芎、鸡血藤、土茯苓、白茅根、木通、通草、萆薢等。
5、益气活血解毒:一般为慢性迁延血管炎,伴乏力、肢软、纳差等。病机为脾气虚弱,湿毒留恋。治宜健脾益气,活血解毒。代表方剂为八珍汤、归脾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神曲、当归、丹参、五加皮、秦艽、肿节风、白花蛇舌草、鬼箭羽。
血管炎的中医中药治疗
血管炎是周围血管疾病的一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治疗血管炎的方法很多,尤其是中医中药治疗在治疗血管炎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推荐阅读:血管炎症状和预防
1、毒热炽盛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方药:凉血五根汤加减:白茅根30g、瓜篓根15g,茜草根15g,紫菜根15g,板蓝根30g,连翘15g,赤芍15g,丹参15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2、气血两虚证治宜气血两补。方药:八珍汤加减:当归10g,川芎5g,白芍6g,熟地15g,人参3g,白术10g,茯苓8g,炙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