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夏天渐行渐远,但因为秋季气温骤升骤降,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工作难以跟上温度的变化,是诱发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老年人,在秋季由于受冷空气刺激容易致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那么,在秋季应该如何预防中风发生?
中风多发生在秋季需提高警惕
中风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中风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的特点。导致中风的因素包括家族遗传史、年龄、性别甚至种族,中风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些疾病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也与中风有关,其中高血压是公认的首要危险因素。
中风多发生在秋季需提高警惕
秋季是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水平的关键时期,同时也为高血压患者过冬做必要的准备。很多患者夏天时会减少药物的服用剂量以适应季节变化,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应该及时调整用药,将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降低秋季脑中风的风险。
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应该特别留意鼻出血症状。在中老年人中,高血压性鼻出血比较常见。秋季空气干燥,鼻出血较为多见,高血压性鼻出血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有40%的鼻出血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鼻出血后1~6个月内发生中风的可能性约为50%。
秋季天气“燥”易发中风
从中医角度来看,秋季主气为“燥”。表现为气候干燥,空气中水分缺乏,当“燥”入侵人体时,即为燥邪。“燥性干涩,最易损伤人体津液,让人体出现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干燥的症状。当燥邪伤津太过,就会损及阴液。”“秋有初秋和深秋之分,因而所产生的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初秋有夏热之余气,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与热相合侵犯入体,导致温燥的发生;深秋接近冬季,北风起,天气转寒凉,当秋天的余燥与寒相合侵犯人体,导致凉燥的发生。
初秋温燥为病,既有燥邪易伤阴津,又有温热之邪,易伤津耗气,两邪相合,阴伤更甚,阴不制阳,化生瘀痰,痹阻脑脉;深秋凉燥为病,既有燥邪伤及阴津,又有寒凉之邪,其性收引凝滞,收引则经脉拘挛,凝滞则血行涩滞不畅,两邪相合,则血行不畅,痹阻脑脉。因此秋天易感受燥邪,至脑脉痹阻,经络不通,清窍蒙闭,导致中风的高发。这就是秋季中风高发的原因。
“春捂秋冻”是民间常用的养生方法,但并非人人皆宜,特别是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秋天来临,气候变凉,特别是在霜降之后,天气由凉转寒,人体受到寒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引起血压升高。此时,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血液黏稠度加大,血凝时间缩短,进一步促使血压的增高和血栓的形成。再加上中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因此极易导致中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