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爱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急危重症:不明原因发热及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肺癌、肺泡蛋白沉积症、肺部真菌感染、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鼾症)、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许爱国,男,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呼吸暨重症三科病区主任。

  中华医学会呼吸专业重症学组成员,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感染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全民健康促进会呼吸与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委、呼吸重症与感染学组组长,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呼吸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常委。

  目前承担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三项、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一项,荣获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编写论著两部,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文章5篇。

  河南省远程名医,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急危重症:不明原因发热及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肺癌、肺泡蛋白沉积症、肺部真菌感染、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鼾症)、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气道、肺部疾病检查及治疗(如肺癌气道狭窄的支架植入、气管肿物镜下切除等),并可对各地危重症病人就地抢救及转运。

展开
个人擅长
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急危重症:不明原因发热及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肺癌、肺泡蛋白沉积症、肺部真菌感染、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鼾症)、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支气管炎会变成肺炎吗

    支气管炎可能会变成肺炎。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而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虽然支气管炎和肺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是如果支气管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可能会向下蔓延至肺部,引起肺炎。 因此,对于患有支气管炎的患者,应该及早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加强免疫力也是预防支气管炎和肺炎的重要措施。

    2024-12-14 19:36:11
  • 感冒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区别

    感冒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区别主要在于,感冒通常表现为较轻的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喉咙痛、咳嗽等,可能伴有发热,但一般热度不高,且病程较短,多可自愈。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即COVID-19,其症状范围更广,可能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器官衰竭等,且病程可能较长,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请注意,若是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鉴别诊断,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不适症状。

    2024-12-14 19:36:10
  • 肺炎治愈后容易复发吗

    肺炎治愈后是否容易复发,主要取决于个体的免疫状况、肺炎的类型以及治疗是否彻底。 一般来说,如果肺炎得到了及时和彻底的治疗,并且个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正常,那么肺炎通常不容易复发。然而,如果治疗不彻底,或者个体的免疫系统较弱,那么肺炎有可能复发。 因此,在肺炎治愈后,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并加强锻炼,同时适量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橙子,以提高免疫力,降低肺炎出现复发的风险。

    2024-12-14 19:36:09
  •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神经症状,如烦躁、谵妄、昏迷等。同时,患者可能出现频繁的咳嗽,咳出铁锈色痰,这是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一个特征性表现。在实变期,患者还可能有典型的体征,如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等。此外,也可能并发脓胸,出现相应的体征。

    2024-12-14 19:36:08
  • 肺炎疫情潜伏期

    肺炎疫情潜伏期因病毒种类和个体差异而异。例如,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1-14天,大多数人在感染病毒后约3-7天内出现症状。然而,有些人可能在感染后的20多天才出现症状,甚至有些人可能始终不出现症状,这些人被称为无症状感染者。 请注意,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或咨询专业医生。同时,无论潜伏期长短,都应做好防护措施,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2024-12-14 19:36: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