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平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肥胖症、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矮小症、性早熟等疾病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鲁平,女,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疾病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内分泌及糖尿病学会委员, 2013.06-2014.08在法国卡昂大学医疗中心访问学者,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研修。

  擅长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矮小症、性早熟等的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肥胖症、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矮小症、性早熟等疾病病的诊治。展开
  • 孕妇血糖范围值是多少

    孕妇血糖有不同范围值,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1-5.1mmol/L,餐后1小时应≤10.0mmol/L,餐后2小时应≤8.5mmol/L,孕期要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血糖异常及时就医管理。 一、孕妇空腹血糖范围值 孕妇空腹血糖正常值一般为3.1~5.1mmol/L。这是因为孕妇处于特殊生理状态,空腹血糖水平需维持在正常范围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代谢需求。如果孕妇空腹血糖≥5.1mmol/L,可能提示存在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二、孕妇餐后1小时血糖范围值 孕妇餐后1小时血糖值应≤10.0mmol/L。餐后1小时血糖升高是由于进食后食物消化吸收,血糖会有一定程度上升,而孕妇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合理范围,以避免过高血糖对胎儿等产生不良影响。若餐后1小时血糖超过10.0mmol/L,也需要引起重视,排查是否存在血糖异常情况。 三、孕妇餐后2小时血糖范围值 孕妇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应≤8.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了孕妇对进食后血糖的调节能力。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同样要考虑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 对于孕妇来说,在孕期应注意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比如饮食上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优质蛋白等;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干预,以保障孕期母婴健康。同时,不同孕妇可能因个体差异等因素在血糖控制上有一些细微差别,但总体要遵循上述基本的血糖范围标准来进行血糖的监测和管理。

    2025-07-21 17:32:39
  • 甲亢挂什么科

    甲亢患者通常应挂内分泌科,儿童甲亢患者就诊时家长要详告生长发育等情况,老年甲亢患者要提供既往基础疾病史,妊娠期甲亢患者要告知妊娠周数等信息,不同特殊人群就诊均有相应注意事项,医生会依各自特点进行针对性诊疗。 一、甲亢应挂内分泌科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内分泌科主要诊治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甲状腺属于人体内分泌器官,所以甲亢患者通常应挂内分泌科。 二、特殊人群就诊注意事项 (一)儿童甲亢患者 儿童甲亢多与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儿童就诊时家长需详细告知医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近期饮食变化等。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亢可能影响其身高、智力等发育,医生会根据儿童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内分泌相关检查及评估,在诊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老年甲亢患者 老年甲亢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就诊时要向医生详细提供既往病史,包括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情况。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时会充分考虑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等因素,选择相对安全且适合老年人体质的检查及治疗方案,由于老年人代谢较慢等特点,药物剂量等调整需更加谨慎。 (三)妊娠期甲亢患者 妊娠期甲亢情况较为特殊,就诊时要告知医生怀孕的周数等妊娠相关信息。因为甲亢对妊娠有影响,如可能导致流产、早产等,而妊娠期用药也需谨慎,医生会综合考虑妊娠情况和甲亢病情,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密切监测孕妇甲状腺功能及胎儿发育情况。

    2025-07-21 17:23:58
  • 结节病如何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

    结节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原则为早期、适量、足疗程,以及个体化治疗。使用方法包括口服、静脉滴注和局部吸入,剂量和疗程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变部位、累及器官等因素决定。使用时需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感染,补充维生素D和钙,女性患者需避孕,儿童患者需谨慎调整剂量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一、使用原则 1.早期、适量、足疗程。 2.个体化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病变部位、累及器官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3.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感染等。 二、使用方法 1.口服:常用的药物有泼尼松、泼尼松龙等。起始剂量一般为30~40mg/d,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总疗程一般为6~12个月。 2.静脉滴注:适用于病情严重或口服激素不能耐受者。常用的药物有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起始剂量一般为500~1000mg/d,连续滴注3~5天,然后改为口服。 3.局部吸入:适用于肺部结节病。常用的药物有布地奈德等。通过吸入装置将药物直接吸入肺部,剂量小,不良反应少。 三、注意事项 1.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钾、血钙等电解质、骨密度等,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2.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3.注意补钙、补充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4.女性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采取避孕措施,避免怀孕。 5.儿童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需谨慎,应根据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调整剂量,同时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总之,结节病的治疗需要个体化,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2025-07-21 17:15:57
  •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怎么治疗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治疗包括药物、放射性碘、手术治疗。药物用甲巯咪唑等抑制合成,儿童和妊娠期用药需注意;放射性碘破坏组织但可致甲减,青少年和育龄女性需谨慎;手术适用于肿大有压迫等情况,儿童和老年患者需评估风险。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来发挥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可以使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对于儿童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生长发育情况,因为药物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对于妊娠期患者,也需要谨慎用药,因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需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放射性碘治疗: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生。该方法疗效较为确切,但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终身监测甲状腺功能,一旦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需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对于青少年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放射性碘治疗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对碘的正常利用以及对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一般需谨慎考虑;对于育龄女性患者,在进行放射性碘治疗前需做好避孕措施,因为放射性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手术治疗: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显著,有压迫症状,或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效果不佳或复发的患者。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如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风险相对更高,需要充分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对于老年患者,需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以确定是否能耐受手术。

    2025-07-21 17:10:23
  • 甲状腺功能检查要空腹吗

    甲状腺功能检查通常不需要严格空腹,但实际操作中部分项目受饮食影响小,部分项目建议空腹,若同时需进行其他空腹项目检查或为特殊人群则建议空腹,大多情况不严格空腹,需结合具体临床场景综合决定是否空腹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一、不需要严格空腹的情况 甲状腺功能检查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原氨酸(T3)等主要指标,饮食对其影响不大,所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因为进食而推迟检查。这是因为食物的摄入通常不会直接干扰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这些指标主要反映甲状腺自身的合成、分泌功能状态,不受短期饮食变化的明显影响。 二、建议空腹的情况 同时需进行其他空腹项目检查:如果在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血糖、血脂等其他需要空腹检查的项目,为了减少患者多次穿刺采血的痛苦,通常建议空腹前往医院。因为血糖、血脂等指标受饮食影响较为明显,进食后会导致其数值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特殊情况需考虑: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患有胃肠道疾病可能影响营养吸收从而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相关物质代谢的患者,或者是老年患者伴有多系统疾病时,空腹检查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甲状腺功能与其他代谢指标的关系。例如,老年患者本身代谢功能有所减退,饮食对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的影响可能相对复杂,空腹检查能排除饮食因素的干扰,使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更可靠。 总之,甲状腺功能检查大多情况下不需要严格空腹,但结合具体临床场景,如是否合并其他需要空腹检查的项目以及患者的特殊身体状况等,来综合决定是否空腹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2025-07-21 17:05: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