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HPV感染,宫颈病变,阴道镜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河南省卵巢和宫颈疾病中心主任,妇科五病区负责人。1984年参加工作。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南省卫生科技中青年创新人才,河南省三八红旗手。

  从事妇产科医教研工作30年,在妇科肿瘤、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炎症、生殖道畸形等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技术娴熟,敢于创新。在宫颈疾病如宫颈HPV感染、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CIN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

  开展了宫腔镜、腹腔镜和阴式子宫切除等微创手术,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保留子宫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已经成功妊娠。 此外还开展了保留生理功能的妇科肿瘤手术如宫颈癌术中阴道延长术和卵巢高位悬吊术,不仅治愈了肿瘤还保留了患者的生理和生育功能,为年轻以及未生育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承担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卫生部等项目5项。

展开
个人擅长
HPV感染,宫颈病变,阴道镜等。展开
  • 白带真菌是什么

    白带真菌是女性阴道分泌物中检测到的真菌类病原体如白色念珠菌等,正常菌群平衡因局部环境改变等被打破时真菌可过度繁殖,通过白带常规等检查发现白带真菌常提示可能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其引发因素有长期使用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妊娠期女性因激素等变化更易白带真菌异常需注重卫生,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并注意外阴局部护理。 一、白带真菌的定义 白带真菌是指在女性阴道分泌物(白带)中检测到的真菌类病原体,常见的如白色念珠菌等。正常阴道内存在一定菌群平衡,当局部环境改变(如阴道pH值变化、机体免疫力下降等)时,真菌可能过度繁殖并在白带中被检测出。 二、相关检测与意义 通过白带常规等检查可发现白带中的真菌。若检测到白带真菌,常提示可能患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疾病,该疾病会引起外阴瘙痒、白带呈豆腐渣样等症状,需进一步结合临床症状明确诊断。 三、引发白带真菌的因素 1.长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会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使真菌过度生长繁殖。 2.妊娠:孕期女性体内激素变化,阴道环境改变,易导致真菌滋生。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利于真菌生长。 四、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 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影响及生理变化,相较于非孕期女性更易出现白带真菌异常,需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若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 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维持血糖稳定可降低白带真菌滋生的风险,同时要注意外阴局部护理,降低感染真菌的可能性。

    2025-08-08 14:42:58
  • 剖腹产后子宫憩室概率

    剖腹产后子宫憩室总体发生率约为一定范围,其发生概率受手术相关(如子宫切口位置、手术次数)及个体因素(如年龄、产后恢复情况)影响,有剖宫产史尤其是多次剖宫产等人群需密切关注自身月经及身体状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以早期发现处理降低不良影响。 一、总体概率范围 剖腹产后子宫憩室的总体发生率约为8%~22%。其发生概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下为主要相关因素及影响情况: 二、影响概率的相关因素 (一)手术相关因素 1.子宫切口位置:剖宫产时子宫下段横切口相对子宫体部切口,发生子宫憩室的概率较低,但若切口缝合技术不佳,尤其是缝合过松或对合不良时,术后形成憩室的风险升高。 2.手术次数:多次剖宫产会增加子宫憩室的发生概率,随着剖宫产次数增多,子宫肌层损伤及修复异常的可能性增大,进而提高憩室形成风险。 (二)个体因素 1.年龄:育龄期女性为子宫憩室的主要发病人群,年龄本身并非直接决定概率的唯一因素,但生育相关生理变化在育龄期更易影响子宫修复,从而与憩室概率有一定关联。 2.产后恢复情况:产后子宫恢复过程中,若存在感染等情况,会干扰子宫肌层的正常修复,增加子宫憩室的发生概率。 三、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有剖宫产史的女性,尤其是多次剖宫产、手术切口缝合不佳或产后恢复不佳的人群,需密切关注自身月经及身体状况,如出现经期延长、经间期异常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子宫憩室问题,降低其对生殖健康等方面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2025-08-08 14:42:43
  • 子宫内膜厚7mm正常吗

    子宫内膜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月经刚结束时厚7mm可能偏厚,增殖期中期到分泌期之前7mm可能正常,育龄期备孕期长期未孕且内膜厚7mm需排查受孕问题,围绝经期厚7mm要警惕内膜病变,若伴异常出血等症状需进一步检查排除病变。 一、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正常范围及对应分析 子宫内膜厚度会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 月经刚结束时:子宫内膜较薄,通常约4~5mm,此时若检查发现内膜厚7mm则可能偏厚。 增殖期(月经周期第5~14天):早期内膜厚约4~6mm,中期约7~9mm,晚期约10mm,若处于增殖中期到分泌期之前,7mm可能属于正常范围。 分泌期(月经周期第15~28天):内膜会进一步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此阶段内膜厚7mm需结合具体周期阶段判断是否正常。 二、不同人群的差异考量 育龄期女性:若有正常月经周期且无异常子宫出血等情况,月经周期中增殖中期到分泌期之前出现7mm的内膜厚度可能是正常的,但需关注是否影响受孕,若备孕长期未孕且内膜厚度异常,需进一步排查。 围绝经期女性:此阶段女性激素水平波动大,内膜厚7mm需警惕内膜病变可能,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等,需结合阴道超声等检查综合评估。 三、异常情况的提示 若子宫内膜厚7mm同时伴有异常子宫出血(如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无论处于月经周期哪个阶段,都建议进一步行宫腔镜检查等明确内膜情况,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等异常情况。

    2025-08-08 14:42:27
  • 月经期间吃什么好排毒排污血月经

    月经期间女性需补充富含铁的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可适当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防便秘加剧痛经,要吃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等助铁吸收及含维生素E的坚果等调节代谢,孕妇经期饮食调整需咨询医生,普通女性注意饮食温度适中,避免生冷辛辣,保证营养均衡并结合自身状况合理搭配饮食。 一、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月经期间女性会因失血丢失部分铁元素,需补充富含铁的食物以预防缺铁性贫血。例如瘦肉(每100克牛肉约含2.8毫克铁)、动物肝脏(每100克猪肝约含22.6毫克铁)等,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充足的铁摄入可维持身体正常的携氧功能,缓解经期乏力等不适。 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经期女性可适当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芹菜、燕麦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因激素变化等导致的便秘,而便秘可能加重盆腔充血,进而加剧痛经等不适。 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草莓等,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摄入的铁元素。 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坚果(如杏仁)等,维生素E对身体代谢调节有一定作用,可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在月经期间若涉及相关饮食调整,需咨询医生后谨慎选择食物,避免食用可能影响孕期健康的食物。普通女性应注意饮食温度适中,避免过多进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代谢环境,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结合自身身体状况合理搭配饮食。

    2025-08-08 14:41:53
  • 子宫泉肌症症状

    子宫腺肌症多见于经产妇表现为经量较既往明显增多、经期延长与子宫肌层结构改变等相关可致贫血,痛经多始于月经来潮时且持续整个经期并逐渐加重因异位子宫内膜腺体周期性出血引发炎性反应,部分患者有性交疼痛月经前明显与盆腔充血有关,非经期有慢性盆腔痛因病灶持续刺激,少数因子宫增大压迫膀胱出现尿频且个体表现有差异。 一、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 子宫腺肌症多见于30~50岁经产妇,主要表现为月经量较既往明显增多,经期延长。这一症状与子宫肌层结构改变、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内膜增生相关,长期经量增多可导致患者贫血,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表现。不同年龄的经产妇受影响程度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所差异,年龄越大,激素波动对子宫的影响可能越显著。 二、进行性加重的痛经 痛经是子宫腺肌症的重要症状,多始于月经来潮时,持续整个经期,且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其机制为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周期性出血,引发周围组织炎性反应。该症状在女性患者中较为常见,生活方式因素如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等可能影响激素水平,进而加剧痛经程度。 三、其他症状 1.性交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性交疼痛,尤其在月经前更为明显,与经期盆腔充血等因素有关。 2.慢性盆腔痛:非经期也可能存在下腹部隐痛不适,源于子宫腺肌症病灶对周围组织的持续刺激。 3.尿频:少数患者因子宫增大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症状,这与子宫位置及大小变化相关,不同个体因子宫具体情况不同,尿频表现程度有差异。

    2025-08-08 14:41: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