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艳芳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结节、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省级知名mansion88 app ,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任主任医师。

  现任河南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医师分会会长、河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会诊mansion88 app 、郑州市医疗事故鉴定mansion88 app 库mansion88 app 。从事内分泌专业32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在内分泌代谢疑难杂症方面有较强的诊疗能力。

  针对不同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及教育、对难以控制的血糖及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治颇有造诣。对骨质疏松症及骨代谢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独到的见解。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要诊疗特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甲状腺疾病。亚专业方向: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疾病、肌少症。

展开
个人擅长
糖尿病、甲状腺结节、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苦瓜修复胰岛吗

    苦瓜不能修复胰岛。 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苦瓜可以直接修复胰岛细胞。胰岛细胞的损伤和功能障碍是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如自身免疫、遗传、代谢紊乱等,单一的食物很难起到根本性的修复作用。 虽然苦瓜含有一些生物活性成分,但这些成分对胰岛的影响非常有限。食物中的成分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代谢等一系列过程后,其作用往往被弱化和分散,难以集中针对胰岛进行有效的修复。 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的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等,而不能仅仅依赖于某种食物来解决胰岛问题。若单纯寄希望于苦瓜来修复胰岛而忽视其他重要的治疗措施,可能会导致病情延误和加重。

    2025-02-18 16:52:24
  • 血葡萄糖偏高是什么原因

    血葡萄糖偏高可能和饮食、缺乏运动、应激、糖尿病等相关。 1.饮食 摄入过多的高糖食物,特别是精制糖和淀粉类食物,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长时间高糖饮食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血糖问题。 2.缺乏运动 缺乏身体活动会降低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定期的身体活动有利于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血糖。 3.应激 身体在应对严重的感染、手术、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时,会释放激素,导致血糖水平暂时升高。 4.糖尿病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导致血葡萄糖偏高的原因。当胰腺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或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不足时,血糖水平会升高。

    2025-02-18 16:52:24
  • 发现有高血脂怎么办

    发现存在高血脂时,需要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戒烟、药物治疗等,以起到控制作用。 1.调整饮食 饮食对于高血脂的控制较为重要,建议控制总热量,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同时,避免食用动物脂肪、黄油、猪油等,减少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2.增加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代谢率,有利于降低血脂水平。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3.戒烟 吸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戒烟。 4.药物治疗 如果饮食和运动调整不能有效控制血脂水平,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瑞舒伐他汀等药物,能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2025-02-18 16:52:24
  • 糖尿病足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比如截肢、感染、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死亡等。 1.截肢 糖尿病足可能导致感染、坏疽等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需要截肢。截肢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2.感染 糖尿病足容易感染,感染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可能会扩散到全身,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3.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足可能导致血管病变,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导致肾功能衰竭。 4.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足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中风等。 5.死亡 糖尿病足严重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可能导致死亡。

    2025-02-18 16:52:24
  • 更年期会小腹疼痛怎么回事

    更年期小腹疼痛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但不限于激素变化、妇科疾病、肠道问题、骨质疏松、心理因素等。 1.激素变化 更年期时,卵巢功能逐步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变化,包括腹部不适。 2.妇科疾病 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引起小腹疼痛。 3.肠道问题 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现肠道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也可能导致小腹疼痛。 4.骨质疏松 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引起骨质疏松,脊柱和骨骼的变化可能引起腹部疼痛。 5.心理因素 更年期可能伴随情绪变化,如焦虑、抑郁等,这些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腹部感觉。

    2025-02-18 16:52:2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