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艳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妇科内分泌疾病如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等、更年期治疗及保健。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妇科内分泌疾病如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症等、更年期治疗及保健。展开
  • 五个月有胎动吗

    怀孕五个月宝宝通常会动,也称为胎动。一般宝宝在四个月左右便存在胎动,而且随着月份逐渐增加,胎动的情况也会越发明显。 胎动通常是指宝宝在宫腔内的活动,如宝宝在宫腔内可能会出现伸手、踢腿等动作,动作幅度相对偏大,便可能会由于撞击子宫壁,而被孕妇感觉到。一般在怀孕一至三个月时属于孕早期,也是胚胎着床后发育的基础时期。待怀孕四至七个月时属于孕中期,发育成型后的胎儿会逐渐增大,并逐渐出现胎动的情况。 胎动正常的情况下,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胎盘功能良好,而且给宝宝输送的氧气也比较充足,有利于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但是随着宝宝逐渐增大,宫腔内部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胎动可能会逐渐变得不太明显。因此,孕妇应时刻注意胎动的情况,如果存在胎动明显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导致胎儿缺氧等较为严重的后果。

    2024-01-17 12:06:20
  • 左侧输卵管积水能治吗,不治能怀孕吗

    左侧输卵管积水一般能治,不治是否能怀孕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左侧输卵管积水是指输卵管内包裹着水样液体,主要是由输卵管炎、输卵管妊娠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头孢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能够促进炎症消退。轻症患者可通过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来排出积水,重症患者可考虑通过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规范治疗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由于输卵管具有拾取卵子、提供受精场所、运输受精卵的作用,如果左侧输卵管积水患者不治疗,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孕几率,若患者右侧输卵管正常,则可以怀孕,只是几率较低,但如果右侧输卵管功能也不正常,则可能不会怀孕。 左侧输卵管积水的患者日常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注意多补充营养,避免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注意戒烟戒酒。

    2024-01-17 12:06:05
  • 人流后有黄色分泌物怎么回事

    人流一般指人工流产术,人工流产术后有黄色分泌物可能是滴虫性阴道炎、急性宫颈炎、盆腔炎等原因造成的。 1、滴虫性阴道炎 患者平时不注意外阴部位的卫生,造成阴道毛滴虫感染刺激阴道的黏膜组织,导致白带异常增多,颜色出现黄白色。 2、急性宫颈炎 宫颈部位的黏膜组织较为脆弱,当受到炎性因子的刺激时,容易出现损伤伴有较多的黄脓性分泌物排出体外。 3、盆腔炎 患者自身的免疫力较为低下,容易受到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病原菌的侵袭刺激,造成盆腔黏膜损伤,引起少量黄色分泌物经阴道排出体外。 除上述常见的原因以外,还可能是子宫内膜炎、宫颈癌以及子宫内膜癌等原因导致的。建议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现异常分泌的患者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平时避免频繁的性生活刺激。

    2024-01-17 12:06:04
  • 急性和慢性盆腔炎有哪些区别

    急性和慢性盆腔炎区别有发病原因不同、临床症状不同、病情持续时间不同等。 1、发病原因不同 急性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包括非月经期间不注意卫生、产后或人流后感染等。而慢性盆腔炎则多数由急性盆腔炎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发展而来,也有部分女性由于邻近器官疾病导致。 2、临床症状不同 急性盆腔炎起病急,发病后会出现发热、寒颤、食欲不振、下腹疼痛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白带增多、痛经、经血量多、腰酸等现象。而慢性盆腔炎则症状较为复杂,容易反复发作,形成瘢痕粘连,可能导致腹痛、腰酸等明显症状,同时可能伴有白带异常、月经失调等症状。 3、病情持续时间不同 急性盆腔炎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如果及时治疗且足量足疗程治疗,通常可以治愈。而慢性盆腔炎则持续时间较长,难以彻底治愈,容易反复发作。

    2024-01-17 12:06:03
  • 怀孕初期10天的反应

    怀孕初期10天可能是指从月经来潮起10天,也可能是指同房后10天,不同的时间段出现的反应也不同。 一、从月经来潮起10天 女性月经一般持续2-8天左右,从月经来潮起10天,可能是月经结束后刚同房,此时还无法确定是否怀孕,女性正常也不会有任何反应。 二、同房后10天 1、停经 女性成功受孕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会开始升高,子宫内膜也会停止剥脱,因此停经是孕妇最常见、也是出现最早的现象。 2、阴道出血 部分女性体内的受精卵着床后会引起少量的阴道出血症状,这是由于着床损伤子宫内膜而造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出血量少且很快就可自行停止。 3、体温升高 女性怀孕后,体温会有所升高,但依旧处于正常体温范围内。这是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升高,刺激体温调定点轻微上升而造成的。

    2024-01-17 12:05:5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