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美国堪萨斯儿童医院访问学者,暨南大学在读博士。

  参与或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主攻方向为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对小儿及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肠镜检查和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对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镜、肠镜的检查和治疗。展开
  • 幽门螺杆菌多少算超标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多样,不同方法超标判断不同。尿素呼气试验中碳-13正常参考值0-4dpm,>4dpm超标;碳-14正常参考值0-100dpm,>100dpm超标,碳-14因放射性孕妇儿童不首选。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即超标。血清学检测正常阴性,阳性只示曾感染,不首选作现症感染诊断。 尿素呼气试验: 碳-13呼气试验:正常参考值一般为0-4dpm(核素单位),如果检测结果大于4dpm则提示幽门螺杆菌超标。该方法相对无创,患者依从性较好,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包括儿童,但需注意儿童检测时要确保配合良好以保证结果准确。对于有胃部基础疾病史的患者,也可通过此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是否感染。 碳-14呼气试验:正常参考值一般为0-100dpm,若检测结果大于100dpm则提示幽门螺杆菌超标。不过,碳-14呼气试验因为有一定的放射性,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一般不首选该方法,对于孕妇需要检测幽门螺杆菌时,可优先选择碳-13呼气试验。 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提示幽门螺杆菌超标。这种方法是通过胃镜取胃黏膜组织进行检测,能直接反映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对于一些高度怀疑幽门螺杆菌感染且需要进一步做胃镜检查的患者适用,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均可进行,但胃镜检查本身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有一定的操作风险,需谨慎评估。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检测血液中幽门螺杆菌抗体,正常参考值一般为阴性。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只能说明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但不能区分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所以一般不作为诊断现症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首选方法,不过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患者无法进行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时,可作为辅助参考,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可检测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但需注意既往感染史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2025-07-24 12:31:27
  • 胃炎可以吃山药吗

    胃炎患者通常可以吃山药,山药富含多种营养且淀粉易于消化,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食用合适,萎缩性胃炎患者适量食用一般不加重病情但需结合个体情况;儿童患者要加工成合适形态并控制量;老年患者要煮软烂且有基础疾病者注意血糖影响。 山药的营养成分优势:山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维生素B族等)、矿物质(钾、镁等)。其中的淀粉易于消化,不会给胃肠道带来过重的消化负担,对于胃炎患者而言,能在补充能量等营养的同时,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例如,有研究表明,山药中的黏性成分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屏障,有助于减轻胃酸等对胃黏膜的损伤。 不同类型胃炎的适应性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这类胃炎患者胃黏膜的基本功能相对intact,山药易于消化的特性适合其食用,可作为日常饮食中较好的碳水化合物和营养来源补充选项。 萎缩性胃炎:山药中含有的一些成分可能对胃黏膜的修复有一定潜在益处,但其具体作用还需结合个体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量。一般来说,适量食用山药不会加重萎缩性胃炎的病情,但如果患者同时合并有其他特殊情况,如明显的消化不良症状加重等,需适当调整摄入量。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儿童胃炎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患有胃炎且可以进食山药,应注意将山药加工成合适的形态,如做成细腻的山药泥等,便于儿童消化吸收。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控制山药的摄入量,避免因过量食用导致胃肠道不适。 老年胃炎患者: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食用山药时同样建议烹饪至软烂,如煮山药粥等。并且要关注老年人的整体营养状况和胃炎的具体病情,若同时合并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注意山药中淀粉含量对血糖的影响,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来合理安排山药的食用量和饮食搭配。

    2025-07-24 12:28:57
  • 急性肠胃炎可以吃虾吗

    急性肠胃炎发作期不建议吃虾,因其高蛋白难消化会加重胃肠道负担;恢复期可谨慎少量食用虾,此时胃肠道功能渐好转但需循序渐进,要注意烹饪方式为清淡清蒸等,且受个体差异影响,不同患者食用需谨慎,年轻体健者、年老体弱或胃肠弱、女性生理期、有既往胃肠病史者食用时均需根据自身情况控制量。 一、急性肠胃炎发作期不建议吃虾 急性肠胃炎发作时,胃肠道处于较为敏感和虚弱的状态。虾属于高蛋白食物,相对较难消化。在急性肠胃炎发作期,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进食虾等高蛋白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进一步加重腹痛、腹泻等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急性肠胃炎患者的胃肠道黏膜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此时摄入不易消化的蛋白质类食物会影响胃肠道的恢复进程。 二、急性肠胃炎恢复期可谨慎少量食用虾 1.恢复期的消化能力情况 当急性肠胃炎进入恢复期,胃肠道功能逐渐好转,但仍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恢复正常的消化功能。如果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如腹痛、腹泻等症状减轻,此时可以考虑谨慎少量食用虾。虾富含优质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有助于身体恢复。但要注意烹饪方式,应采用清淡的烹饪方法,如清蒸等,避免油炸、油煎等油腻的做法,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 2.个体差异的影响 不同患者的恢复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存在个体差异。年轻、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可能在恢复期能较快适应少量虾的摄入,而年老体弱或本身胃肠道功能较弱的患者则需要更加谨慎。对于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消化功能可能会有所不同,此时食用虾更要严格控制量。同时,有既往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曾经有过较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发作史,在食用虾时也需要格外小心,从少量开始尝试,观察胃肠道的反应后再决定是否继续适量食用。

    2025-07-24 12:26:14
  • 恶心是什么病的前兆

    恶心可能是多种疾病的前兆,如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妊娠、药物副作用和心理因素等。如果恶心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1.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胰腺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胃酸反流、消化不良、胆道堵塞等问题,从而引起恶心。 2.神经系统疾病:如偏头痛、脑部肿瘤、脑膜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恶心和呕吐。 3.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引起恶心和呕吐。 4.妊娠:女性在怀孕期间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这是正常的妊娠反应。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恶心和呕吐,如化疗药物、抗生素等。 6.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压力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恶心和呕吐。 需要注意的是,恶心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而不仅仅是上述疾病的前兆。如果恶心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呕吐、腹痛、发热、黄疸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对于恶心症状的处理,以下是一些建议: 1.饮食调整: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面包等。 2.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 4.药物治疗:如果恶心症状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吐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等。 总之,恶心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的前兆。如果出现恶心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应注意饮食调整、休息和心理调节,以缓解恶心症状。

    2025-07-24 12:24:14
  • 十二指肠溃疡夜间疼怎么办

    十二指肠溃疡夜间疼与胃酸分泌节律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选清淡易消化晚餐、不晚过进食)和睡眠姿势(半卧位垫高上半身)缓解,若非药物措施无效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据情况检查并治疗,特殊人群治疗需谨慎。 一、明确十二指肠溃疡夜间疼的可能原因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出现夜间疼,主要与胃酸分泌节律有关。人体在夜间迷走神经兴奋,会使胃酸分泌量增加,而十二指肠内存在溃疡病灶,过多的胃酸刺激溃疡面就容易引发疼痛。 二、非药物缓解措施 1.调整饮食习惯 晚餐选择:晚餐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疼痛。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的晚餐要注意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避免过饱;老年人则要考虑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晚餐不宜进食过多。 进食时间:晚餐不宜过晚,一般建议在睡前2-3小时进食完毕。如果临近睡觉才进食,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可能会导致夜间胃酸刺激溃疡面;但如果过早进食,食物消化后可能又会因饥饿引发疼痛。 2.调整睡眠姿势:可尝试将上半身适当垫高,比如采用半卧位睡眠。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溃疡部位,从而缓解夜间疼痛。对于不同体型人群,肥胖者可能需要更高的枕头高度来达到更好的效果;而消瘦人群可能稍微垫高即可。 三、及时就医评估与治疗 如果通过非药物措施疼痛仍无明显缓解,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检查明确溃疡的严重程度等。可能会根据病情给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等治疗。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格外谨慎,需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老年人要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

    2025-07-24 12:21: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