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新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矮小症、性早熟、性发育延迟、甲状腺功能疾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知新,女,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CEO,历任门诊部副主任、医务处长、医保办主任,医保与医发办主任、信息处副主任(主持工作)、临床医学研究所管委会副主任。任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总干事及临床遗传专委会副组长;第十六届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医院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总干事;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mansion88 app 委员会委员,并兼《临床儿科杂志》编委,《中国优生优育杂志》特约编委,《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编委,卫计委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mansion88 app 组mansion88 app 。主持并参与多项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首都卫生发展基金2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罕见病临床队列研究、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参编相关专业书籍,参与制定相关疾病诊治指南及共识。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矮小症、性早熟、性发育延迟、甲状腺功能疾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展开
  • 小孩总尿频怎么回事?

    小孩总是出现尿频的症状首先考虑是生理性原因引起,例如平时饮水量比较大或者是进食过多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所致。其次考虑是病理性因素造成,当孩子患有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疾病时,易出现此症状。此外,与尿道肿瘤、肾结石、尿道结石、肾虚等病症也有一定关系。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当地三甲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做尿常规、B超、肾功能等检查,明确尿频的病因。

    2025-03-29 16:43:14
  • 孩子抽搐了怎么办

    确保现场安全需将孩子转移至安全平坦处并移除周围尖锐坚硬物品,将孩子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初步判断抽搐类型,区分单纯性高热惊厥与复杂性惊厥;若抽搐持续超5分钟等情况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抽搐因病因严重需迅速就医由专业医疗人员评估救治。 一、确保现场安全 立即将孩子转移至安全平坦处,如地板或床面,移除周围尖锐、坚硬物品以防受伤,同时将孩子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初步判断抽搐类型 区分单纯性高热惊厥与复杂性惊厥等。单纯性高热惊厥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多在体温骤升时发作,抽搐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5分钟);复杂性惊厥可能表现为抽搐持续时间长(超过5分钟)、反复抽搐、伴有意识不清等情况,需高度重视。 三、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若孩子抽搐持续超过5分钟、反复抽搐或伴有意识不清、口唇发紫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进一步诊治,途中继续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新生儿抽搐:新生儿抽搐可能由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代谢紊乱等严重病因引起,需格外谨慎处理,应迅速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采取不当措施延误病情,因其病情变化快且可能存在危及生命的潜在风险,必须由专业医疗人员进行评估与救治。

    2025-08-14 15:43:21
  • 热奶多少度合适

    热奶的合适温度因人群和用途而异,一般来说,成年人和儿童可将牛奶加热至70℃至85℃,婴儿的牛奶加热至40℃至50℃,乳糖不耐受者或消化系统敏感人群可选择更低温度,加热时间不宜过长。 热奶的合适温度因人群和用途而异,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和建议的温度: 1.对于成年人和儿童,建议将牛奶加热至70℃至85℃左右。这个温度可以有效杀死细菌和病原体,同时保持牛奶的口感和营养。 2.对于婴儿,热奶的温度需要特别注意。婴儿的消化系统较为脆弱,过热的牛奶可能会烫伤他们的口腔和喉咙。因此,建议将牛奶加热至40℃至50℃左右,然后用温度计或手腕测试温度,确保牛奶不会过热。 3.对于特殊人群,如乳糖不耐受者或消化系统敏感的人,可能需要更低的温度来加热牛奶。这些人可能对乳糖或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过热的牛奶可能会引起不适。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将牛奶加热至较低温度,或者选择使用特殊的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 4.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婴儿,热奶的时间不宜过长。过长时间的加热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和蛋白质。因此,建议在适当的温度下加热牛奶,然后尽快饮用或使用。 总之,热奶的合适温度因人群和用途而异。在加热牛奶时,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温度,并注意加热时间,以确保牛奶的安全和营养。

    2025-08-14 15:39:29
  • 宝宝感冒后鼻塞应如何处理

    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以减轻鼻腔黏膜水肿缓解鼻塞,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后用吸鼻器轻柔吸出分泌物,单侧鼻塞可让宝宝侧卧鼻塞侧向下,双侧鼻塞可适当垫高头部或让婴儿趴在家长肩上,用温毛巾敷鼻促进血液循环,鼻塞严重经处理无改善需及时就医,婴儿及有基础疾病宝宝处理时要格外轻柔谨慎。 一、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50%~60%、温度维持在22℃~25℃,适宜的温湿度可减轻鼻腔黏膜水肿,缓解鼻塞。 二、清理鼻腔分泌物 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软化鼻腔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柔吸出。操作时需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宝宝鼻腔黏膜。 三、体位调整 若为单侧鼻塞,可让宝宝侧卧,鼻塞侧向下,借重力减轻鼻塞;若为双侧鼻塞,适当垫高宝宝头部,或尝试让婴儿趴在家长肩上,利用体位改变缓解鼻塞。 四、局部热敷 用温毛巾敷于宝宝鼻部,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通过热敷促进鼻部血液循环,减轻鼻腔充血肿胀以缓解鼻塞。 五、及时就医评估 若鼻塞严重影响宝宝呼吸、吃奶等,经上述处理无改善,需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合并情况,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非药物干预,避免低龄儿童随意用药。特殊人群方面,婴儿鼻腔窄小,处理时更需格外轻柔;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处理鼻塞时需更谨慎,异常情况及时咨询医生。

    2025-08-14 15:36:03
  • 婴儿吃奶时的表现是什么样的

    婴儿吃奶时具规律协调吸吮动作,吃奶有明显吞咽声且2-3次吸吮连贯吞咽一次,吃奶时面部表情多放松,吃得满足面色红润,不顺利有皱眉烦躁等表情,不同月龄表现有差异,早产等特殊婴儿需关注吸吮吞咽协调性防呛奶。 一、吸吮动作表现 婴儿吃奶时会呈现规律且协调的吸吮动作,正常情况下下颌每秒约进行2-3次有节奏的运动,通过口腔肌肉的协调运动形成有效的吸吮,以保障乳汁摄入,这是基于哺乳反射的正常生理表现,良好的吸吮动作是保证婴儿获取足够乳汁的基础。 二、吞咽情况表现 吃奶过程中能听到明显的吞咽声,通常每吸吮2-3次便会连贯吞咽一次,表明乳汁顺利进入消化道。若出现吞咽不连贯、很少吞咽的情况,可能提示存在哺乳问题,例如乳头衔接不佳等,此时需留意排查哺乳过程中的异常因素。 三、表情状态表现 吃奶时婴儿面部表情多较放松,眼睛可能微闭或注视乳房方向,当吃得满足时面色会呈现红润的舒适状态;若吃奶不顺利,可能出现皱眉、烦躁等表情,若用力吸吮但乳汁摄入少则可能表现出不安,不同月龄婴儿表现有差异,如新生儿吸吮力度相对小但频率快,随月龄增长吸吮力度与吞咽能力渐强;对于早产婴儿等有特殊病史婴儿,吃奶时需格外关注吸吮与吞咽协调性,谨防呛奶,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照料。

    2025-08-14 15:31:5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