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血丝虫病症状是什么什么原因引起的

    血丝虫病指血吸虫病,主要症状有发热、慢性腹泻、抽搐等,可能与家畜散养、水污染、渔业为生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发热:血吸虫病侵入人体,会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使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慢性腹泻:若患者不及时治疗,导致慢性感染,大量血吸虫寄生在肠道内,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会引起慢性腹泻。 抽搐:若病情进一步加重,导致脑部受感染,导致脑细胞受损,会使患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 家畜散养:家畜散养会导致家畜感染血吸虫病,其粪便中含有虫卵,此时若不慎接触家畜粪便,可能会引起血吸虫病感染。 水污染:水污染会导致水源中含有大量的血吸虫病,若直接饮用被污染的水源,会导致血吸虫病。 渔业为生:血吸虫能够直接通过手部伤口进入人体,长期渔业患者若不慎受伤,水中的血吸虫可从皮肤破口处侵入,引起血吸虫病。

    2024-12-14 17:30:42
  • 肺结核吃多久药不传染

    肺结核吃药2个月左右就不具有传染性,但实际情况还要依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决定。 肺结核有无传染性主要取决于痰液培养结果。通常情况下,肺结核患者在连续使用抗结核药物2个月左右后人体内结核杆菌含量较低,一般痰液中很少产生结核杆菌,两次及以上痰液检查结果为阴性后,就说明肺结核不再具有传染性,患者在与其他人接触时不会造成传染;但是,如果患者病情较轻、治疗及时、自身免疫力较强时,也可能连续使用抗结核药物1个月后,就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此时多次痰液培养阴性后,即可说明不会传染;而对于肺结核感染严重的患者,如果用药治疗两个月后,痰液培养结果依旧为阳性时,说明依旧存在传染性,患者还需要继续治疗,直至检查结果为阴性后,才不会造成传染。此外,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液培养为阴性,没有传染性,患者无论吃不吃药都不会造成传染。

    2024-12-14 17:30:41
  • 血液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血液感染通常是由于皮肤外伤、黏膜屏障结构破坏、组织器官感染、静脉输液和输血、器官移植等因素所致。 1、皮肤外伤 如果皮肤因外伤而出血,若不及时进行消毒、清创等处理,病原菌可通过皮肤破损处进入血液内,从而造成血液感染。 2、黏膜屏障结构破坏 因各种原因需要长期插导尿管、引流管等,这些导管可能会导致黏膜屏障结构被破坏,病原菌侵入血液,可引起血液感染。 3、组织器官感染 当肺、肾等器官被感染时,病原菌也可能会进入血液循环而引发血液感染。 4、静脉输液和输血 在输液或输血过程中,使用的器械受到感染,导致病原菌入血而引发血液感染。 5、器官移植 在进行器官移植后,常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来增加移植器官的存活概率和时间,但由于应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系统被抑制,控制不当时就容易受到各种病菌的感染,从而引发血液感染。

    2024-12-14 17:30:39
  • 肺结核传染吗通过什么途径传染

    肺结核是否传染与肺结核的类型有关。 肺结核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可分为活动性肺结核、非活动性肺结核以及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活动性肺结核大多具有传染性,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给他人,而非活动性肺结核和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基本上没有传染性。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消化道感染、皮肤伤口感染等方式进行传播。 1、呼吸道飞沫 肺结核主要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当患者咳嗽、大笑时,可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传播至空气中,如果健康人吸入此飞沫,可造成肺结核的传播。 2、消化道感染 如果健康人和肺结核患者共用牛奶、面包等,可能会将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食物吞下并且造成感染。 3、皮肤伤口感染 如果健康人皮肤有新鲜的伤口,且伤口被肺结核患者的唾液污染,结核分枝杆菌可经过皮肤伤口进入血液,进而造成感染。

    2024-12-14 17:30:36
  • 猴痘怎么治疗

    目前临床上缺乏针对猴痘的特效治疗方法,但是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减轻症状,控制并发症,预防长期后遗症。 1、一般治疗:猴痘具有传染性,患者需要做好隔离措施,以免造成他人感染。患者可出现水疱疹、脓疱疹等症状,需要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选择穿纯棉舒适的衣物,避免搔抓患处,以免继发细菌感染。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如果出现发热的症状,可以进行物理降温,帮助机体散热。 2、药物治疗:如果患者体温达到38.5度以上,可以使用退热药物,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控制体温,预防热性惊厥。 水疱破裂之后容易继发感染,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比如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克肟等,预防和控制感染。 此外,患者可以尝试使用针对DNA病毒的药物,比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改善病情。

    2024-12-14 17:30: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