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引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展开
  • 什么是黄疸肝炎

    黄疸肝炎是一种肝炎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患者的皮肤、黏膜、巩膜等部位出现黄染。这是由于肝炎导致肝细胞受损,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使得胆红素在体内积累并沉积在组织中,引发黄疸症状。除了黄疸外,黄疸肝炎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需要注意,黄疸肝炎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肝炎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病毒感染、药物损伤等。因此,在治疗黄疸肝炎时,需要针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治疗。

    2024-01-17 19:35:17
  • 乙肝五项检查需要空腹吗

    乙肝五项检查不需要空腹。 乙肝五项检查的结果与是否空腹无关,只取决于体内抗原抗体的情况,也就是乙肝病毒以及机体反应情况。因此,单纯的乙肝五项检查而不进行其他附加检查项目时,可以不空腹。 但请注意,如果需要进行与代谢有关的检查,如肝功能、血糖、血脂等,就必须空腹。此外,进行肝脏B超检查前也不能进食,否则会影响影像检查结果。 如果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异常,应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来明确诊断。

    2024-01-17 19:35:17
  • 丙肝和乙肝有什么区别

    丙肝和乙肝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疫苗可用性等方面。以下是针对这些方面的具体说明: 1.病原体 丙肝的病原体是丙型肝炎病毒,属于RNA病毒;而乙肝的病原体是乙型肝炎病毒,属于DNA病毒。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区别。 2.传播途径 虽然丙肝和乙肝的传播途径相似,如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等,但它们的传播途径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现在是注射吸毒、针刺、有创检查未彻底消毒等,而乙肝在我国主要通过母婴传播。 3.临床表现 丙肝的表现通常呈现慢性化趋势,症状相对隐匿,许多感染者并无明显症状,肝脏损伤也相对较轻;而乙肝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包括乏力、恶心、呕吐、黄疸等,病情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病人可能导致重型肝炎。 4.治疗方法 丙肝的疗程相对较短,一般12周至半年,且治愈率较高,主要采用DAA直接口服药物治疗;而乙肝需长期用药治疗,且治愈率较低,治疗难度较大。 5.疫苗可用性 目前尚无有效的丙肝疫苗可供预防接种,只能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来降低感染风险;而乙肝疫苗已经广泛使用多年,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的发生。

    2024-01-17 19:35:16
  • 哪些疾病可以引起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的肝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的正常结构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能够导致肝硬化的疾病主要包括: 1.病毒性肝炎 这是肝硬化的最常见原因之一。长期的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可以逐渐损伤肝脏,最终导致肝硬化。 2.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肝脏产生直接损害,初期可能导致脂肪肝,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并最终导致肝硬化。 3.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这是一种与肥胖、高血脂、2型糖尿病等因素密切相关的肝病,当其进展到严重程度时,也可能导致肝硬化。 4.胆汁淤积性疾病 长期的胆汁淤积,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会损伤肝脏,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5.代谢性疾病 如遗传性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由于某种物质在肝脏内的异常沉积,长时间下来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和肝硬化。 6.循环障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可导致肝内长期淤血缺氧,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也可发展为肝硬化。 7.药物或毒物 长时间使用某些药物或接触某些有毒物质(如四氯化碳、黄磷等),可能引起中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肝炎,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8.其他 还包括一些较为罕见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威尔逊病等,它们也可能导致肝硬化的发生。

    2024-01-17 19:35:16
  • 肝硬化与肝癌的区别

    肝硬化与肝癌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定义、病因、性质、症状、损伤程度、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等方面。 1.定义与病因 肝硬化是肝脏的良性疾病,主要由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性肝病、长期胆汁淤积等因素导致肝细胞损伤后出现,其病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经积极治疗一般可以逆转。而肝癌是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发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因素和致病因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慢性肝损伤等因素有关。 2.性质 肝硬化是肝脏正常结构、血供遭到破坏的疾病,而肝癌是发生在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3.症状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包括循环障碍、脾脏肿大、腹水、黄疸、内分泌功能紊乱等。肝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当患者出现肝区疼痛、消化系统不适、反复发热等症状时,多数已进入中晚期。 4.损伤程度 肝硬化的病灶主要局限于肝脏内,对机体的损伤主要是由于肝脏的造血、代谢功能不足。而肝癌的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可以通过淋巴转移、血行转移、骨转移等方式向肢体远端扩散。 5.治疗方式 肝硬化的治疗主要是去除病因,如戒酒、抗病毒等,并进行护肝、抗纤维化等综合治疗,以预防肝癌的发生。肝癌的治疗则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血管介入、射频消融术、靶向治疗等。 6.预后 如果肝硬化能在早期给予药物及手术治疗的干预,其预后相对比较理想。而肝癌的预后较差,除非能在早期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否则中晚期肝癌的五年生存率较低。

    2024-01-17 19:35: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