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
向 Ta 提问
-
乙肝注意事项有哪些
乙肝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禁止饮酒 无论乙肝病人目前处于什么状态,是否稳定,是否有发生肝硬化,都不能饮酒。 2、定期检查 乙肝病人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即使各项指标都正常,也不能忽视复查的重要性。因为病情有可能出现波动,一旦波动就有可能进展。 3、坚持服药 如果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乙肝病人应坚持口服,不能私自停药。只有坚持服药才能抑制肝病的发展,避免发展成肝硬化或者肝癌。 4、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干净清爽,实施家庭隔离措施,使用专用的餐具、洗漱用品,并对排泄物和分泌物进行妥善处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饮食管理 在急性期,应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食物。饮食宜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注意调整饮食的色、香、味,保证营养摄入。避免长期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特别是有糖尿病倾向和肥胖者。 6、休息管理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重型肝炎患者应卧床休息。待症状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仍应避免过度劳累和重体力活动。
2024-01-17 19:35:17 -
早期肝硬化能活多久有治吗
早期肝硬化是可以治疗的,至于能活多久,通常能活30年到40年,但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能活40年左右。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又没有经过积极治疗,一般能活30年左右。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一直发展的结果,如肝脏慢性炎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等。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腹泻、乏力、消瘦、贫血等症状。 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以乙肝和丙肝最为常见。当出现早期肝硬化时,应进行病毒指标检测,如果病毒存在复制,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肝硬化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索非布韦片等药物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肝移植手术治疗。 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同时患者还要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了解疾病的恢复情况,有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4-01-17 19:35:17 -
肝硬化是什么引起的
肝硬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包括肝炎病毒感染、慢性酒精中毒、药物或化学毒物的影响、血吸虫病感染、胆汁淤积、循环障碍等。 1、肝炎病毒感染 这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还有丙型或乙型加丁型重叠感染。 2、慢性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直接损害肝细胞,进而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 3、药物或化学毒物 长期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性毒物如四氯化碳、磷等,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甲基多巴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4、血吸虫病感染 由于虫卵及其毒性产物反复或长期刺激肝脏汇管区,可引起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最终引起血吸虫病性肝硬化。 5、胆汁淤积 高浓度的胆红素及胆汁酸可对肝细胞产生化学性损害,使其发生变性坏死而导致肝硬化。 6、循环障碍 缩窄性心包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导致肝脏长期淤血,肝细胞因缺氧而发生变性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硬化。 此外,代谢障碍、营养障碍以及肥胖或糖尿病等导致的脂肪肝也可能发展为肝硬化。了解这些病因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肝硬化。
2024-01-17 19:35:17 -
早期肝硬化怎么治疗
早期肝硬化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日常管理,有时也可考虑外科治疗。 1、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护肝药物等进行治疗。如果存在病毒感染,可以配合恩替卡韦胶囊、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等。此外,也可以适当使用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如心得安等。 2、饮食管理 患者需要限制钠水摄入,每天的氯化钠摄入量应在1、2到2克,每天的入水量限制在1000毫升左右。同时,应给予患者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和含适量脂肪且易消化的饮食,多吃含锌、镁丰富的食物,并避免刺激性食物。 3、日常管理 患者应以充分的休息和营养为主,避免饮酒、过度劳累和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乙醇能造成肝细胞的损害,慢性肝炎病人肝脏对乙醇的解毒能力下降,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加重肝细胞损害。 4、外科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早期肝硬化发现的早,也可以选择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比如通过手术排出腹腔内的积液。 需要注意,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如果确诊肝硬化,建议患者不必过度紧张焦虑,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2024-01-17 19:35:17 -
乙肝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传染给别人
乙肝一般在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以及性接触等情况下会传染给别人,以下是具体的解释: 1、血液传播 乙肝病毒的血液传播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这包括输入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或者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头、手术器械等刺破皮肤的用具。另外,纹身、纹眉、穿耳洞等美容行为,如果使用的器具未经严格消毒,也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2、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主要是在分娩过程中,婴儿接触到母亲的血液和体液而感染。为了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在孕期应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在婴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3、性接触传播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尤其是在性伴侣之间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性行为中。因此,建议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性关系时,应正确使用安全套以降低感染风险。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外,乙肝病毒还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但这些传播方式的概率相对较低。为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播,建议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共用个人用品、采取安全的性行为等措施。
2024-01-17 19: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