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
向 Ta 提问
-
肝内低回声区是怎么回事
肝内低回声区可能与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等因素有关。 1、肝囊肿 肝内低回声区通常表示肝实质内有占位性病变,可能是良性病变,也可能是恶性病变,而良性病变常见于肝囊肿,其具体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先天发育有关,也可能与寄生虫感染、肝脏发生炎症等因素有关。 2、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病变,通常考虑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激素水平升高、肝内毛细血管感染后变形等因素所致。 3、肝癌 肝内低回声区也可能是恶性病变导致的,也就是肝癌,可能与长期酗酒、病毒性肝炎、寄生虫感染、长期进食霉变食物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身体其他器官的癌细胞转移到肝脏导致的。
2024-01-17 18:28:15 -
肝内多个高回声结节的原因是什么
肝内多个高回声结节可能是肝血管瘤、肝内胆管结石等原因引起的。 1.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认为是先天发育异常、激素水平升高、肝内毛细血管感染并变异,导致血管扩张等造成的。青春期女性、服用避孕药、怀孕等因素会诱发肝血管瘤。患者经过检查后发现肝内有多个肝回声结节的情况。 2.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的基本病因目前尚未明确,与胆道感染、胆道系统异常、胆道寄生虫、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若胆道感染时,细菌会和胆汁中的其他物质形成结石,引发肝内胆结石。胆道蛔虫、畸形等因素会诱发肝内胆结石。低蛋白或低脂肪饮食会加重细菌感染和胆汁淤积的几率。患者经检查可发现肝内多个高回声结节。
2024-01-17 18:28:15 -
肝硬化脚肿的原因是什么
肝硬化脚肿考虑是由于低蛋白血症、门静脉高压、醛固酮增多等原因引起的。 1、低蛋白血症 肝硬化的患者肝脏的合成功能下降,会导致合成白蛋白的数量下降,由于白蛋白数量不足,从而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患者血管中的水分外渗到组织间隙中,从而出现脚肿的症状。 2、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会使患者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下腔静脉的压力增高,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离子、液体等成分就可能会向组织间隙中渗出,从而出现脚肿的症状。 3、醛固酮增多 肝硬化的患者由于进入肝脏的血流受阻,会使门静脉的压力升高,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体内醛固酮含量增加,加重水钠潴留的症状,出现脚肿的情况。
2024-01-17 18:28:15 -
肝内胆管结石的表现
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隐痛、食欲不振、高热、肝脾肿大等症状,不同类型的肝内胆管结石,症状也不同。 静止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通常会出现轻微的上腹部隐痛,是由于结石压迫胆管内壁,刺激到胆管壁引起的,部分患者也可无明显表现;梗阻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食欲不振以及黄疸等症状,是由于肝细胞受损后导致胆汁代谢紊乱引起的;胆管炎型肝内胆管结石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上腹痛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感染性休克,是由于结石会造成胆道梗阻,引起胆汁感染,感染的胆汁随血流入肝,造成菌血症、脓毒血症而引起的;硬化型肝内胆管结石会出现肝脾肿大、腹水、低蛋白血症等表现,主要是由于门静脉高压而引起。
2024-01-17 18:28:15 -
肝内回声增强稍粗的原因是什么
肝内回声增强稍粗是影像学的描述,是指肝脏存在损伤,可见于脂肪肝、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脏损伤等,具体如下: 1、脂肪肝 患者出现脂肪肝时,脂肪沉积在肝细胞中,在检查时会出现肝脏回声增强、增粗的现象。 2、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肝炎会引起肝脏慢性炎症损伤,进行影像学检查时会表现出肝脏回声增强、稍粗。 3、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会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坏死,导致出现肝脏内纤维组织沉淀,在进行检查时会出现肝内回声增强、稍粗。 4、药物性肝损伤 肝脏是人体进行药物代谢的场所,长期服用药物会导致残留药物毒性聚集在肝脏中,对肝脏造成损伤,在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时会出现肝内回声增强、稍粗的现象。
2024-01-17 18: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