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引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临床擅长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肝、胆囊炎的诊治。展开
  • 肝结石如何诊断

    肝结石的诊断方法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的肝区进行叩诊检查时,可发现其存在叩击痛,少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两侧肝脏不对称的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 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情况;梗阻型肝结石患者则表现为碱性磷酸酶水平异常升高;患者的胆管发生急性炎症性病变时,可造成其肝脏内的酶水平升高,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肝结石的类型。 2、血常规 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如果其存在白细胞计数升高及核左移的情况,一般提示其肝胆管内存在急性炎症;患者出现糖链抗原水平升高的情况时,应怀疑肝癌,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3、肿瘤标志物 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时,如果其存在糖链抗原或癌胚抗原水平升高的情况时,一般提示患者存在恶变的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医生能够根据其肝内的强回声以及声影情况作出肝结石的诊断,如果患者结石近端的胆管存在明显扩张的情况,则可以进一步确诊。 2、CT检查 患者进行腹部CT检查时,医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其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了解其体内结石的数量。 3、造影检查 患者进行经皮经肝胆管造影、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等检查时,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肝内外胆管的病变情况,为确诊肝结石提供依据。

    2024-01-17 18:28:19
  • 肝良性肿瘤如何诊断

    肝良性肿瘤的诊断方法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1、触诊 医生对患者进行触诊检查时,可在其腹部扪及肿块,与肝区相连,肿块的质地较为柔软,呈压缩性或囊性。 2、听诊 医生对患者进行听诊检查时,可在其肝脏发生病变的位置闻及杂音。 二、实验室检查 1、肿瘤标志物检测 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时,有助于医生对肿瘤组织的良性和恶性进行鉴别诊断,患者发生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情况时,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一般不会升高。 2、肝功能检查 患者发生肝良性肿瘤的情况时,一般不会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如果患者体内的肿瘤组织体积过大或导致其出现并发症时,可引起肝功能异常。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肝海绵状血管瘤可表现为肝内高回声团;如果是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则表现为腹部超声低回声或等回声,中央瘢痕还可在彩超中呈轮状辐射。 2、CT检查 患者进行CT检查时,可对体内肿瘤组织的大小、范围等进行观察,有助于提高准确率;患者进行增强CT检查时,结果显示为灯泡征则提示其可能存在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情况。 3、MRI检查 MRI检查是确诊肝血管瘤的重要方法,该检查有助于医生进一步对肿瘤组织的结构、位置等进行观察。 四、特殊检查 1、病理学检查 无法明确诊断时,患者还可以进行病理学检查,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的形态和结构,判断肿瘤的性质或明确其他检查无法诊断的肿瘤。肝血管瘤患者进行该项检查时可能会引起大出血。

    2024-01-17 18:28:19
  • 肝内多发稍高回声的原因是什么

    肝内多发稍高回声可能是由于脂肪肝、肝内胆管结石、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脏血管瘤、肝癌等原因导致。 1.脂肪肝 脂肪肝通常是由于患者长期高脂饮食、长期酗酒、运动量减少等原因导致肝细胞出现弥漫性脂肪病变,通常具有一定遗传性。脂肪肝发病较为缓慢,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少部分患者会出现乏力、右上腹不适、肝脾肿大等症状,由于脂肪沉积,在影像学检查时可见肝内多发稍高回声。 2.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通常是由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胆道畸形等原因导致,患者多会出现上腹部不适、寒战、高热、食欲减退等症状,影像学检查时可见肝内胆管内强回声。 3.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由于肝脏结节性肝细胞增生导致的一种局灶型病理变化,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可能是局部血管畸形造成局灶性缺血性损害导致,长期服用避孕药也有可能诱发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影像学检查可见肝内低回声、高回声或混合回声,其缺乏一定特征性。 4.肝脏血管瘤 肝脏血管瘤是一种较常见的原发于肝脏的良性肿瘤,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肝内毛细血管感染导致血管扩张、体内雌孕激素水平过高等原因有关,超声检查可见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占位伴后方较明显的高回声。 5.肝癌 肝癌通常是由于长期饮酒、不当饮食、病毒性肝炎等原因导致肝脏发生的恶性肿瘤,患者早期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持续性隐痛、夜间劳累后症状加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超声检查可见部分钙化灶,或肝内多发稍高回声。

    2024-01-17 18:28:19
  • 乙肝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乙肝一般是指慢性乙型肝炎,通常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所致。 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等途径传染他人,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在通过以上途径接触乙型肝炎病毒后,则可能会造成传染,从而发生慢性乙型肝炎。 患者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一般治疗:患者应严格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并避免饮酒,注意加强个人防护,防止加重肝脏负担或造成传染。 2、药物治疗: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干扰素α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通过长期、规范用药可能会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3、手术治疗:肝脏受累较严重的患者必要时可做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或进行肝移植手术治疗,尽可能的改善或恢复正常肝功能。 此外,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健康人群应在符合接种指征时及时完成接种,能够使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起到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

    2024-01-17 18:28:18
  • 中度脂肪肝的原因及治疗

    中度脂肪肝一般是由长期喝酒、营养异常、内分泌代谢紊乱等原因导致的,治疗方法有家庭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致病原因 1、长期喝酒 长期大量喝酒,酒精会损害肝脏,导致肝功能持续下降,肝脂肪变性。 2、营养异常 机体营养不良、短期内体重变化明显等,可因为趋脂物质缺乏而引发脂肪肝。 3、内分泌代谢紊乱 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也是容易产生中度脂肪肝的常见因素。 二、治疗方法 1、家庭治疗 积极戒酒、适当锻炼身体、科学控制体重、保持膳食营养均衡健康等,有助于治疗脂肪肝。 2、药物治疗 以针对性用药为主,比如选用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药物降低血脂;选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那格列奈等药物降低血糖,避免肝功能进一步受损等。 3、手术治疗 对于中度肥胖、重度肥胖,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脂肪肝患者,应该进一步通过减肥手术来控制代谢等危险因素。

    2024-01-17 18:28: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