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兵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肌炎及心律失常诊治,儿童晕厥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肌炎及心律失常诊治,儿童晕厥诊治。展开
  • 3岁宝宝屁眼圈红什么原因

    屁眼圈一般是指肛门,3岁宝宝出现肛门发红可能是由于湿疹、肛周炎、接触性皮炎等因素导致的。 1.湿疹 湿疹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系,如果宝宝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者是过敏体质,接触到致敏原、受到感染等因素也都可能诱发宝宝出现肛周的湿疹。宝宝患有湿疹可能会出现肛门发红、水肿、丘疹等症状。 2.肛周炎 肛周炎可能是由于宝宝腹泻、细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衣物不透气或过紧等导致体液浸渍、进食辛辣刺激等因素导致肛门周围皮肤出现炎症,宝宝患有肛周炎可能会出现肛门发红、疼痛、肿胀等症状。 3.接触性皮炎 宝宝出现接触性皮炎可能是刺激性或是变态反应性引起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由于宝宝接触到本身刺激性较强或有毒性的物质导致的,如有机溶剂、酚类化合物等,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是由接触致敏原导致的,致敏原本身无刺激性或毒性,如皮革、橡胶制品等,患有接触性皮炎的宝宝也可能会出现肛门发红、丘疹、瘙痒等症状。

    2024-01-17 17:31:14
  • 新生儿腹泻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腹泻原因包括喂养或护理不当、原发性消化酶缺乏、牛奶蛋白过敏、病原感染等,具体如下: 1.喂养或护理不当 新生儿消化能力较弱,若家属喂养不当或护理不当,比如冲泡的奶粉过浓、过凉,或者在奶粉中添加大量糖或米糊等淀粉类食物,便可导致新生儿消化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2.原发性消化酶缺乏 部分患者由于乳糖不耐受导致腹泻,通常是因为机体内乳糖酶分泌较少,从而不能完全消化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致使新生儿出现腹泻。 3.牛奶蛋白过敏 部分新生儿由于对牛奶蛋白过敏,在摄入牛奶后,牛奶中的蛋白质分子在肠道中未能充分消化分解,在进入肠黏膜后,可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如腹泻、呕吐、激惹、发热、皮疹等。 4.病原感染 常见病原包括幽门螺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等,通常由于新生儿误食过期牛奶引起,可引起胃炎、胃溃疡、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其直接表现便是新生儿腹泻。

    2024-01-17 17:31:13
  • 小孩肺炎症状怎么判断

    小孩肺炎一般指小儿肺炎,小儿肺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1、发热 小儿肺炎早期可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发热多在38-40摄氏度,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 2、咳嗽 患者因肺部炎症刺激,可出现频繁咳嗽现象,早期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和咽喉部痰声,疾病恢复期咳嗽中可带痰。 3、呼吸困难 由于肺功能下降,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常在发热、咳嗽后出现。严重者呼气时可发出呻吟声,伴有鼻翼扇动、三凹征、口周或甲床发绀等症状。 小儿肺炎可以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等方法进行判断。 1、体格检查 患者可以通过医生查体,观察是否存在固定不变的肺部湿啰音。若患儿同时存在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可考虑为小儿肺炎。 2、血常规 患者可以通过血常规,观察白细胞是否出现异常,初步鉴别细菌感染,判断病情轻重。 3、病原学检查 患者还可以通过细菌学检查、病毒学检查、肺炎支原体检查等方法判断小儿肺炎的类型。

    2024-01-17 17:31:13
  • 新生儿发热如何降温

    新生儿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1.物理降温 首先需要了解母乳量或喂养量是否充足,可通过观察每天尿量和体重增长情况进行判断,喂养不足者可增加哺乳次数帮助缓解,其次检查居室温度是否过高、襁褓包裹是否过紧,在开窗通风、关闭暖气或松开衣物后一段时间检查体温是否下降,最后可通过温水擦浴或贴退热贴等方式帮助降温,需要注意,温水擦浴后需要使用干毛巾进行二次擦拭,以免受凉,而贴退热贴需要贴在头部、脚心、手心、腋下等部位,且需要密切观察小儿体温下降情况。 2.药物治疗 新生儿发热严重,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治疗,可使用布洛芬颗粒、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非甾体抗炎药帮助降低体温,同时根据发热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脐炎患者可通过应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注射用硫酸头孢匹罗等抗生素药物治疗,婴儿感冒患者可通过应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等药物治疗。

    2024-01-17 17:31:13
  • 幼儿摔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幼儿摔伤的正确处理方法通常分为三步,包括检查受伤情况、对症处理、定期复查等,具体如下: 1、检查受伤情况 首先通过观察患儿摔伤后的反应以及身体有无开放性伤口来了解摔伤情况,如果患儿在摔伤后出现抽搐、呕吐、昏迷、意识不清等症状,考虑有颅内出血的可能性,需要尽快就医处理;如无上述症状,且孩子只是因摔伤后的疼痛大声哭闹,无其他异常,且无明显伤口破损,可自行处理。 2、对症处理 如果孩子出现较为明显的皮肤破损、红肿等症状,可以使用清水冲洗破损伤处,再用碘伏、酒精等进行消毒处理,对伤口进行包扎,防止孩子抠、摸伤口导致感染;如果孩子在摔倒后有剧烈的疼痛以及明显的活动困难休息,可能存在骨折的情况,此时不可随意移动孩子,防止造成二次伤害,在周围寻找木板、硬纸板物品等对骨折处进行固定,做好处理后迅速就医进行治疗。 3、定期复查 如果孩子在摔伤后有颅内出血、骨折等情况,在治疗痊愈出院后要定期复查,确保恢复情况良好。

    2024-01-17 17:31: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