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良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息肉、腺瘤,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ESD),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男,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医学博士,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消化专业28年,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特别擅长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息肉、腺瘤,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ESD)。擅长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息肉、腺瘤,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ESD),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展开
  • 喉咙和食道有烧灼感怎么回事

    喉咙和食道的灼烧感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或食管病变等多种原因相关。 首先,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导致食管蠕动减慢或吞咽功能减弱,从而使部分反流物残留在食管内,引发食管炎。此外,长期吸烟和饮酒可能降低黏膜的防御能力,进而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患有此病的患者常常会感受到喉咙和食道的灼烧感。 其次,食管病变也是引起喉咙和食道灼烧感的常见原因。当反流的食物对食管黏膜造成伤害,或者食管黏膜本身出现病变时,可能会导致食管黏膜的急性和慢性炎症。患者在摄入刺激性食物后,可能会感到喉咙和食道有明显的灼烧感。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喉咙和食道的灼烧感。如果患者感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用药。

    2024-12-14 19:39:24
  • 肚脐周围疼想拉大便又拉不出怎么回事

    肚脐周围的疼痛,伴随着想要排便却又排不出的感觉,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饮食、胃肠功能、肠梗阻等。 1.饮食因素 频繁摄入油腻、辛辣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发腹痛。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感到肚脐周围疼痛,并有排便的冲动,但实际上可能无法顺利排便。 2.胃肠功能紊乱 当胃肠功能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导致消化能力下降,从而引发腹痛、腹胀、便秘以及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这种情况下,也可能会体验到肚脐周围疼痛,伴随着想要排便却排不出的困扰。 3.肠梗阻 肠梗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情况,其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呕吐以及停止排气排便。如果感到肚脐周围疼痛,并且有强烈的便意却无法排便,肠梗阻可能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外,肚脐周围疼痛伴随排便困难还可能与慢性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以及肠道肿瘤等情况有关。如果长期受此症状困扰,强烈建议尽早寻求医疗帮助,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024-12-14 19:31:34
  • 吃完西瓜吐了十几次胆汁都吐出来了怎么办

    吃完西瓜后出现持续呕吐,甚至吐出胆汁,可能是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治疗主要涉及饮食调整、止吐治疗、补充电解质、止泻治疗等方面。 1.饮食调整 首先,需要暂时停止进食和饮水,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防止进一步呕吐。 2.止吐治疗 如果呕吐症状严重,可以考虑使用甲氧氯普胺进行止吐治疗。这种药物可以通过肌肉注射给予。 3.补充电解质 由于严重的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因此需要补充电解质,包括氯化钾、氯化钠和葡萄糖等,以纠正电解质紊乱。 4.止泻治疗 如果呕吐伴有腹泻,应给予止泻药物,例如蒙脱石散,以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和起到止泻的作用。 这种情况下,应尽快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请勿自行诊断和服药,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2024-12-14 19:31:33
  • 夏天会频繁腹泻是怎么回事

    在夏天频繁出现的腹泻可能由多种因素引发,其中包括不良生活习惯、消化不良以及肠炎等。 1.不良生活习惯 由于夏季的炎热,许多人选择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生活或工作,这样的生活方式容易导致腹部受凉。当腹部受凉时,肠道会发生应激反应,表现为蠕动速度加快,从而引发腹泻。 2.消化不良 在夏天,人们往往更偏好于食用偏凉的食物。然而,摄入过多的凉性食物可能会导致肠道消化不良,进而引发频繁的腹泻。 3.肠炎 夏天的高温使得食物不易储存,容易变质。一旦食用了变质的食物,便有可能引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肠炎发作,表现为频繁腹泻。 除了上述原因,夏天频繁腹泻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果情况严重或持续,建议尽快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获取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2024-12-14 19:31:32
  • 检查小肠胶囊镜好还是小肠镜好

    小肠胶囊镜和小肠镜都是检查小肠疾病的常用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因此不能直接地判断出哪个更好。 小肠胶囊镜的优点在于其无创、操作简单、无痛,适用于小肠疾病的初步筛查。患者只需吞服一颗带有摄像头的胶囊,胶囊在通过小肠的过程中会拍摄照片,从而观察小肠黏膜的情况。然而,胶囊内镜的诊断特异性相对较低,无法进行反复观察,且在肠梗阻等情况下不适用。 相比之下,小肠镜在诊断方面可能更准确。小肠镜可以直接观察到小肠的黏膜情况,如果发现病变,还可以反复观察并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此外,小肠镜除了诊断外,还可进行一些治疗操作,如止血、息肉切除等。但小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且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因此,在选择检查方法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情、耐受程度、检查目的等,来评估哪种检查方法更适合。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各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以便做出明智的选择。

    2024-12-14 19:31: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