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吸虫病的病因 如何治疗脑血吸虫病

  对于血吸虫病,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它是由血吸虫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那么你知道脑血吸虫病吗?它有哪些病因呢?脑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患上这种疾病应该如何治疗呢?通过下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脑血吸虫病

  脑血吸虫病系血吸虫卵经血液循环沉积于脑组织引起病变的一种脑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的为日本血吸虫病。脑血吸虫病患者约为血吸虫病患者总数的1.74~4.29%。

  脑血吸虫病的病因

  血吸虫卵经体循环(多经颈动脉)、脊椎静脉系统或颅内静脉窦进入颅内,引起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两种不同的脑组织病理改变。特异性病变为虫卵沉积处,如软脑膜、脑皮质、浅层脑白质的虫卵肉芽肿、疤痕结节及假结核结节,病灶内有浆细胞浸润,病灶为毛细血管网包绕。非特异性病变为邻近病灶处的胶质细胞增生、脑软化,脑水肿范围较广泛,严重者甚至引发脑疝形成,还可见血管炎性反应。

  门静脉系统内的血吸虫成虫及虫卵所分泌的毒素、代谢产物及虫体、虫卵等异种蛋白均可引起脑组织的中毒反应和变态反应,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改变及各种临床表现。

  脑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男性青壮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在感染血吸虫数周至数年后发生。

  一、急性型

  在感染数周后发病。主要为中毒反应与变态反应引起的脑水肿、急性脑炎或脑脊髓炎,突发高热、头痛、精神异常、痉挛发作、瘫痪、大小便失禁及意识障碍等,还可伴有咳嗽、咯血、腹泻、荨麻诊、肝脾肿大,脑脊液压力、蛋白含量、白细胞数均增高。

  二、慢性型

  多在感染后数年发病。主要由于血吸虫虫卵沉积于脑组织内引起的症状,临床常见的类型有以下三种:

  1、癫痫型:多数慢性型患者属此型。血吸虫虫卵沉积于大脑皮质所致。癫痫发作的类型常见者为部分性运动性发作(局限性癫痫)及贾克逊型发作,其次为全身性强直一阵挛发作(大发作)及部分性复合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本型部分患者可伴有颅内压增高症状。

  2、脑血管病型:急性起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还可伴有部分性运动型癫痫发作。可能系血吸虫虫卵栓塞脑血管所致。需与其它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病鉴别。

  3、颅内占位病变型:系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及弥漫性脑水肿所致。缓慢起病,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视乳头水肿、偏瘫、失语、共济失调,常伴有部分性运动型癫痫发作。脑脊液压力及蛋白含量均增高,脑脊液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可占优势。

  脑血吸虫病的鉴别诊断

  患者病史在诊断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已确诊为血吸虫病患者一旦出现脑部损害的症状与体征,或颅内压增高时,即应考虑本病。于脑脊液或脑组织活检中查到血吸虫虫卵,即可确诊。血清学试验、血和脑脊液嗜酸粒细胞增多有一定助诊价值,脑CT及磁共振成象能显示病变部位、数量,但不能确诊。实验性治疗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脑血吸虫病的治疗

  1.病原治疗

  采用锑剂、呋喃丙胺、六氯对二甲苯与硝硫氰胺等药物治疗血吸虫病,但自合成吡喹酮后,上述药物均已被吡喹酮替代。本药不但可以杀死成虫,尚可杀灭虫卵并抑制虫卵肉芽肿生长。吡喹酮的不良反应一般均轻微和短暂,毋须特殊处理,但有个别患者发生昏厥、精神失常、癫痫发作,因此对精神病及反复癫痫发作者,治疗应慎重并作好相应措施。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是大的占位性肉芽肿,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可施行开颅手术切除;对脑部炎症水肿反应,造成急性颅内压增高,有脑脊液循环阻塞或脑疝形成而脱水剂疗效不能持续或无效时,根据病人情况可施行一侧或双侧颞肌减压术或脑室-腹腔引流术。但术后一般仍需内科驱虫治疗。

  3.对症治疗

  应注意休息、加强支持治疗,有脑水肿、颅内高压表现者应以甘露醇脱水治疗,有癫痫发作者,应用抗癫痫治疗,以控制发作。

  4.治疗药物

  (1)二性霉素B:对隐球菌、球孢子菌、念珠菌等效果较好。应用本药前给予地塞米松和非乃根等,可减轻药物反应。

  (2)制霉菌素:对隐球菌、念珠菌等效果较好。

  (3)克霉唑(三苯甲咪唑):对念珠菌、球孢子菌等有效。分3次口服。

  (4)曲古霉素:对隐球菌、芽生菌、念珠菌有效。

  (5)5-氟胞苷:作用同二性霉素B,但它能通过血脑屏障,对肝、肾均有损害。

  (6)抗生素:大剂量青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对放线菌感染有效。

  (7)Ketoconazole对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有效。

  上述药物应用的期限视病情而定,并应根据脑脊液常规,生化,涂片检查和培养结果决定是否停药。用药期间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并调整全身情况,增强机体抵抗力,消除引起真菌感染的原因,这样才易于提高治疗效果。

  脑血吸虫病的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经正规治疗后,85%患者的癫痫发作减少或停止,80%的患者可恢复原来的劳动能力。

  结语: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对于脑血吸虫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都有一定的认识了,文中还提到了它的多种治疗方法,这个就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了,方法越适合,效果也越明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