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症的病因 如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乳腺囊性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很多,那么具体有哪些呢?乳腺囊性增生症有哪些症状呢?患上这种疾病又该如何治疗呢?通过下文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腺囊性增生症,又称乳腺囊性增生病(cystic hyperplasia of breast)、慢性囊性乳腺病、囊肿性脱皮性乳腺增生病、纤维囊性乳腺病(fibrocystic mastopathy)等。是以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端导管高度扩张形成的囊肿为特征,伴有乳腺结构不良病变的疾病。

乳腺囊性增生症,又称乳腺囊性增生病(cystic hyperplasia of breast)、慢性囊性乳腺病、囊肿性脱皮性乳腺增生病、纤维囊性乳腺病(fibrocystic mastopathy)等。是以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端导管高度扩张形成的囊肿为特征,伴有乳腺结构不良病变的疾病。

  本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多见于25~45岁女性,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世界卫生组织(WHO)统称“良性乳腺结构不良”。本病恶变的危险性较正常妇女增加2~4倍,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与乳癌相混。进入乳腺增生专题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了。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本病的重要原因。主要为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也可发生在腺管内而表现为上皮的乳头样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此外,尚有一种小叶实质增生的类型。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症状

  突出的表现有乳房胀痛和乳内肿块。

  (一)乳房胀痛:常见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病程为2个月至数年不等,大多数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的特点,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后减轻或消失。必须注意的是,乳痛的周期性虽是本病的典型表现,但缺乏此特征者并不能否定病变的存在。

  (二)乳房肿块:常为多发性,单侧或双侧性,以外上象限多见;且大小、质地亦常随月经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前期肿块增大,质地较硬,月经后肿块缩小,质韧而不硬。扪查时可触及肿块呈节结构,大小不一,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多有触痛,与皮肤和深部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此外,尚有病程长、发展缓慢、有时可有乳头溢液等表现。乳房内大小不等的结节实质上是一些囊状扩张的大、小乳管,乳头溢液即来自这些囊肿,呈黄绿色、棕色或血性,偶为无色浆液性。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检查

  根据上述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诊断本病并不困难。但要注意的是,少数患者(约2~3%)可发生恶变,因此,对可疑患者要注意随访观察,一般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对单侧性且病变范围局限者,尤应提高警惕。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囊性增生病绝大部份可以用非手术治疗用乳罩托起乳房中药疏肝理气及调和等方法可缓解疼痛绝经前期疼痛明显时可在月经来潮前服用甲基睾丸素1日3次每次5mg;亦可口服孕酮每日5~10mg在月经前服7~10天近年来应用维生素E治疗亦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对病灶局限于乳房一部份月经后仍有明显肿块者也可应用手术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西药有5%碘化钾,疼痛严重者可试用甲基睾丸素,在月经前一周内开始口服,以免进一步扰乱人体激素间的细微平衡。

  也可在中医辨证指导下选用中成药或方剂治疗:

  (1)属肝气郁结型的,宜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2)属肝肾阴虚型的,宜调补肝肾,化痰散结。

  (3)属冲任失调型的,宜调理冲任,温肾平肝。

  二、中医治疗

  针对乳腺增生病因、病机,中医中药治疗药物应该应该以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辅以补肾固本,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力为组方之法。西药激素类药物以及部分中药对该病治疗束手无策。纯天然植物道地取材大复方中成药,以“唯一能通二界的香气”而著称的道地药材沉香为君药配伍,主要成份共计几十味味名贵药材,靶点协同作用,对乳腺增生痊愈率效果明显提高,对常见乳腺病、肿块、炎症效果更强。其临床治疗乳腺增生以及乳腺病疗效更显著,作用更稳定。

  1、特色疗法

  肾气不足,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

  冲任为气血之海,上行为乳,下行为经。

  冲脉主女子月经与孕育,任脉调理气血,主子宫和卵巢,冲任下起胞宫,上连乳房。冲任得肾阴滋养,若肾气不足,则冲任二脉不得濡养,胞宫与乳房必有疾病,所以得乳腺增生之患者,流产率也很高。症见月经紊乱、面色无华,精神倦怠,腰酸无力,肿块伴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气滞血瘀,痰瘀凝滞为发病之标。

  肝经循行乳房,入期门穴,穴在乳下。

  肝失濡养,疏泄功能亏损,或情志不畅,郁郁寡欢、焦虑孤独,均可引起肝气的郁滞,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气血失常致气滞痰凝,血瘀结聚成块,所谓“木郁不达,乳房结癖”。疼痛常涉及胸肋部及肩背部,胸闷叹气,失眠多梦,肝郁久而化火,则有易怒、口感、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之症,肿块伴随情绪波动变化。

  治标:疏肝理气,健脾和胃,软坚散结——消除乳房疼痛

  散癖安乳方根据肝气郁结、痰瘀凝滞之病因,选取清肝理气之药,疏散肝之郁结,疏通肝脏气机,快速消除两肋疼痛、胸闷嗳气、乳房胀痛症状;脏腑之血皆归冲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损则不能温煦肝肾、濡养冲任,本品运用健脾和胃药,充盈血海,濡养冲任,快速消除乳房疼痛。

  治本:调养冲任,滋肾温阳,活血化瘀——彻治乳腺增生

  散癖安乳方根据肾气不足冲任不调之病根,选取调理气血之药,使人气阴经气血充足,濡养冲任二脉,培补元气;冲任与肾相并而行,方中滋肾温阳药,滋补肾气;活血化瘀药改善血液循环,消散瘀滞,调整脏腑功能,起到综合调理的作用,消除乳房肿块使之不复发,从根源上彻治乳腺增生。

  2、针刺治疗

  取穴:以膻中、屋翳、合谷,足三里为主穴。肝郁气结者配太冲;肝肾阴虚者配太溪;伴有月经不调者配三阴交,伴胸闷困痛者配外关。

  操作:以华陀牌28号1~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患者乳根部斜刺,屋翳穴亦斜刺向乳根部;余穴以直刺为主。捻转得气后膻中与屋翳两穴可接G6805-Ⅰ 型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余穴10分钟行针1次,随证补泻,每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月经期治疗暂停,治疗期间其他治疗药物全部停服。

  体会:乳腺增生病主要表现为疼痛有肿块,祖国医学认为主要是由于恼怒、伤肝、思虑伤脾致气血郁结于乳房而成癖。宋《妇人大全良方》“妇人久郁,乳内结核如杏,二月不消……”。明·陈实功言“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针刺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疏通气血,调经止痛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结之效。近年来,乳腺增生的发生率逐年增高,且趋年轻化,但仍以生育后女性居多,且多伴有月经不调。现代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雌二醇含量增高有关,而针刺可降低血中雌二醇浓度至正常水平;同时针刺穴位可促使机体产生镇痛物质,使某些致痛物质减少或消失,在痛症治疗中有一定疗效,因此运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可达到表里同治,标本兼顾的效果。在选穴上,膻中、屋翳属患部取穴,合谷及足三里为调理气血之要穴,诸穴同用可达到疏通气机,调理气血之功,气血通则肿消结散,经调痛止。

  三、现代治疗方法

  日前国内外对乳腺增生的治疗多采用手术扎针中药等但大多难以治愈病程短发展快因此大部分患者手术后仍然会再复发。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预防

  预防乳腺增生症应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开朗生活安排劳逸结合。

预防乳腺增生症应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开朗生活安排劳逸结合。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注意事项

  1.首先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抑郁,烦躁焦怒。

  2.应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有减少雌激素过量可能,故宜清淡饮食。

  3.宜多食含有复合维生素B的食物,有利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

  4.积极治疗妇科疾患,如月经不调,子宫及卵巢炎症;避免人工流产,保持性生活和谐。

  5.对于有乳房胀痛肿块者,宜经医生检查,并学会自我乳房检查法,进行自我保健。

  6.对于不能排除癌变的患者,必要时做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

  7.由于病程长,易反复,需坚持治疗,保持乐观情绪。

  结语:看完这篇文章对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它的病因和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了,通过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可以对这种疾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也就是那句老话,对症治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