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剂对人的危害并不比食盐高多少。“防腐剂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卫士’。”据了解,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详细规定了32种食用防腐剂,及其在不同食品中的合格用量。这些标准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根据我国国情有一些细微差异,在一些方面甚至比某些发达国家还要严格。
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一种,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防腐剂“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任何防腐剂在使用前都会进行毒理安全实验,通过中长期观察检测,排除致畸、致突变等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可能。只要符合国家标准,食用添加防腐剂的合格食品是安全的。防腐剂对人的危害并不比食盐高多少。
保质期长短并非完全取决于防腐剂用量。食品保质期与防腐剂的用量并非完全相关。保质期很多情况下是根据食品本身的特性和储存条件来确定的,传统的干燥、盐渍、糖渍、低温等方法都是实现长期保存食品的方法。因此,不可能通过过量添加防腐剂来任意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同时,防腐剂自身也有保质时间与规定用量的严格限定。“所以,人们认为‘保质期长是因为防腐剂多’,其实是个误区。”
饮料里真的没有防腐剂么
市售的种种饮料,在货架上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喝起来的口感大多是又香、又甜,比起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但具有如此好口感的饮料为何奉劝大家少喝或不喝呢?问题的关键是在生产饮料的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普遍心理——好看、好喝、饮用方便、口感甜、色泽好便添加各种色素。
食品或饮料中的添加剂,若科学合理地使用,即按照国家制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使用,食品中的添加剂对人体是无害的。而有些厂家对此并无正确的认识,常常在产品上标明“本产品不含任何防腐剂”,“不含添加剂”等,以吸引消费者的青睐。那么食品和饮料中使用添加剂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有些生产厂家为了使产品能延长保质期,超标地使用防腐剂。
有些产品已到期甚至有点变质了,有些厂商不愿赔本,再在产品中加入大量防腐剂,再加上香料,以掩盖其变质的缺点,再贴上新的生产日期。这样“改头换面”的伎俩,无形中就坑害了顾客,影响了健康。这就是为什么笔者建议读者朋友们对市售的饮料少饮或不饮。当然,这不是说所有的饮料都是不合格的,只是提醒大家注意。
结语:看完本文大家现在对于保质期是不是后食物可以食用的时间有所了解了呢?食物过了保质期如果包装之内的都是正常的话还是能够食用的,但是口感就没有那么好了,同时,我们还要清楚,食物拆开了放在冰箱里的时间也有有限制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