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古人是这么认为的,气是生命的本源,宇宙的基础和本质,天地元气是人寿夭强弱之本,“人禀元气于天,各受寿夭之命,以立长短之形”(《论衡》)。一个人身体健康的话,体内的阴阳二气一定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的,所以古人根据这些特质创造出了很多适合人类修习的功法,除了让身体强健还能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
气功养生
气功古称吐纳、行气、服气、食气、练气等,是中国独特的一种养生健身术。特点是通过练功者主观努力对自己身心进行意、气、体结合锻炼,以达到养生健身目的。
气功早称之为“行气”,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已有行气的路线和方法。中国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文物中有一篇《却谷食气篇》,也论及练气功辟谷。汉末成书的《太平经》中,道教养生家们提出了以气功为主体的养生主张,“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为一”(《太平圣君秘旨》)。第一次提出精气神“三合为一”的理论,并主张“守一”存想的气功方法。唐代杰出的养生家司马承祯对气功养生也作出了较大贡献,他认为“长生之要,以养气为生”,并广泛吸收采纳各家学说,尤其是佛教、禅定、止观等理论方法来解决养生气功实践过程中的静心去欲,亦即精神意识修炼问题。唐末五代道教内丹术勃兴,周天行气法已形成完整体系。宋至明清论及气功的著作颇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气功作为养生健身和治病的方法得到广泛运用。中国气功流派很多,一般分为医家、儒家、释家、道家气功和武术气功。诸家气功各有特点,医家气功主要以防治疾病,保健强身为目的;儒家气功以“修身养气”为目的;道家气功以“身心兼顾”、“性命双修”、“清静无为”为目的;释家气功则以“修心养性”为特点;武术气功则以养生健身和提高技击为目的。各派气功尽管方法各异,但均以练意、练气为主。
武术气功是武术功法体系的重要内容。《少林拳术秘诀》首篇即为《气功阐微》,强调练武“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并指出:“气功之说要有二:一养气,二练气”。“练气之学,以运使为效,以呼吸为功”。武术气法是拳家在长期体验呼吸与攻防动作配合、呼吸与蓄发劲力配合的过程中,总结出以气助势、以气催力的呼吸方法。武术的这种以发劲力为主的气法与道家气功、医疗气功等有区别,它将传统的养气炼气之术向运气使气方向发展,重点在于提高自卫防身的能力。
武术养气炼气方法很多,如清苌乃周《苌氏武技书》中的《中气论》、《过气论》、《行气论》、《养生论》等。武术养气炼气皆不外通过静心平息,存养气息,以求全身内气凝聚充盈于丹田。如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形意拳的“聚气于丹田”,少林拳的“气贯丹田”等。将养气炼气法融入站桩的“桩功”练习;以意识引导气息,配合劲力聚蓄、运转、爆发的劲力练习等,是各家各派气功练法的基本形式。武术的马步桩、浑元桩、三体式桩等被视为气功静功;峨眉十二桩以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功拳,被称为气功的动功,称为养生拳术;武术硬功与气功融摄而成的硬气功的一些简易功法,被称为强壮功。
武术本身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其发展沿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自我内练”为主要特征的养生体系,因受到中医学与中国哲学的影响,武术把人视为阴阳复合体,以拳脚器械为主导,在具有攻防意识情况下,进行综合素质练习,并充分展示着形与神的完美结合,意与气的统一,以及内心世界对自然的体悟与合谐。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武术养生的终目的是超越招式的束缚,达到精神和形体的双重冶化,全面改善生理、心理的机能,这正是武术养生别于一般体育锻练的重要所在。
结语:武术能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绵延数千年,并且到今天还受到很多国外友人的喜爱,足以证明它的特色,现在社会一直在呼吁着健康长寿,而武术本身具有的强身健体的效果,很好地满足了大家对这种愿望的需求,融合了道家文化,中医养生文化,通过修习武术可以达到内在和外在的修炼,形意合一,也是武术和其他普通锻炼饿的区别所在,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而且自由灵活,不受时间地点金钱的限制,只要你选好一种适合你的武术,健康永远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