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盛衰如何辨

  不少人都很看重养生,其实养生就是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终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中医是如何养生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知识吧!

  中医养生保健

  10岁时,人体内的五脏,也就是心肝脾肺肾的气已经大致稳定了。而且学期和血脉等也都已经达到畅通了,气血也开始流动,流动的气血主要是活动在人体下半身部位,所以10岁左右的小孩子大多喜欢“走”。但是这里所说的“走”可不是现代汉语中走路的意思,而是小跑或者慢跑的意思。

  20岁时,是人生第二个阶段,血气开始强盛,肌肉开始长得结实了,这个阶段的人“好趋”。“趋”是快步走的意思,要比小跑慢一些。

  30岁时,五脏之气更稳定,肌肉更坚固,血脉也盛满了,所以“好步”,就是喜欢行走,比“好趋”又慢了一些。

  当人到点了40岁的时候,身体内的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都已经强盛到了顶峰,随后便会开始出现衰落,但是其主要的表现还是在外在。

  比如,皮肤日渐疏松,面部光泽慢慢减退,头发也变得斑白。虽然这个阶段走路还比较平稳,没到摇晃的地步,但已经“好坐”,不喜欢走动了。

  50岁时,肝气开始衰落,人就表现出容易疲倦、头晕目涩、两胁不适、脉弱无力等症状。由于“肝胆相照”,胆汁分泌物也慢慢减少;“肝开窍于目”,眼睛开始看不清楚。养肝好多吃青色、酸味食品;常吃蒿子秆,能疏肝利胆。

  60岁时,心开始衰落,血气也逐渐松懈、外散,血气不足人就变得“好卧”。这一阶段,还容易心慌气短、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心烦口干等。养心可以采用一些食疗的办法。茯神15克、桂圆肉10克、冰糖适量泡水饮,适用于心阴虚导致的心神不宁。人参5~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炖乌鸡,可缓解心气阴两虚所致的脉弱无力。

  70岁的时候,人的脾气越来越虚弱,几乎没有什么脾气,而且皮肤也开始出现枯萎的现象。脾弱的症状有四肢无力、大便浠溏、舌淡苔白、脉沉而弱以及食少腹胀等。

  养脾要少吃生冷,多吃好消化、开胃的食物,膳食调理可以用山药炖肉、薏苡仁煮粥,有健运脾胃的功效。

  80岁时,肺气日渐衰落,由于肺是藏魄的,所以魄开始离散,这就是人到80岁,经常说错话的原因。肺气不足主要表现为气短、咳嗽、乏力、盗汗、水肿等。百合、银耳、杏仁、藕、麦冬、黄芪都是养肺的好食物。

  90岁时,肾气衰竭,其他四脏的经脉也都空虚了。肾虚主要表现为神倦乏力、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手足发凉、小便清长、脉沉无力等。养肾要多吃黑色食品,比如黑桑葚、黑木耳、黑芝麻等。还可以适当吃些自然咸的食品,比如海鱼、海带、紫菜等。

  100岁时,五脏气血全都虚弱不堪,形体还在,神气却已离去。

  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我国流传发展了几千年,从早的《黄帝内经》《神农草本》到《伤寒染病论》《脉经》《诸病源候论》,到公元14世纪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于1578年写成了世界名著《本草纲目》是早期为完善的医学。

  中医诊断主要靠四诊,即望,闻,问,切。望诊主要看形体,面相。闻诊主要听呼吸和讲话声音,嗅身体的气味;问诊,主要是询问病历史及近期的多种症状;切诊,即是切脉,南方人称“把脉”。把脉需要病人不吃早饭,静坐60分钟。方能准确,而且要相当深厚的中医相应地加强了其它三诊。而我们“好享受”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手诊,因此诊断地准确度高些。

把脉需要病人不吃早饭,静坐60分钟

  内部脏腑阴阳失衡,因此治本需调理阴阳平衡。中医诊病首先要明辨阴阳,阴阳不辨,调病往往是南辕北辙。

  例如:肾虚分阳虚和阴虚。阳虚者滋阴,腰越来越痛,阴虚者补阳,腰越来越酸。通过望诊辨阴阳主要从四个方面看。

  1、形体:阴虚形瘦,阳虚形胖。

  2、舌象:阳虚舌质淡,舌形胖,苔白,苔厚;阴虚舌质红,舌形瘦,苔少,苔薄。

  3、神情:阳虚气短,懒语,抑郁不欢;阴虚燥热不安。

  4、寒热:阳虚怕冷,阴虚怕热;阳虚者出凉汗,阴虚者出热汗。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知识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