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穴 按压百会穴有什么好处

  人体有很多重要的穴位,而且头部的穴位不但重要而且复杂,百会穴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大家对于百会穴的了解又有多少呢?让小编来给大家全面的介绍一下百会穴的有关知识吧,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它的位置在哪以及作用与功效。

  百会穴的位置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当前发际上五寸,后发际上七寸,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百会穴的作用

  主治疾病

  百会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日常保健

  按摩

  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头顶中央的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经络,提升督脉的阳气。高血压的朋友用此方法,每天坚持,可以使血压稳定并降下来。对于低血压患者,刺激百会穴可以起到升提血压的作用。

  叩击法

  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可以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百会为诸阳之会,轻轻叩击可以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当外感风寒出现头疼或休息不好、失眠引起头部胀痛时,可用此方法缓解。

  点揉法

  以一手的中指或食指附于百会穴上,先由轻渐重地按3-5下,然后再向左、向右各旋转揉动30-50次。如果是体质虚弱或患有内脏下垂、脱肛等症的朋友,开始按揉时动作要轻一些,以后逐渐加重,按摩的次数也可随之增多。

  温灸

  持扶阳罐温灸该穴位,时间为三至五分钟,让罐体的温热、红外线及磁场刺激该穴位,可预防头昏头痛、失眠、阳气不足、神经衰弱等疾病。坚持每天温灸,有保健长寿的功效。

  证治范围

  1、醒脑开窍

  百会穴是督脉腧穴,督脉通于脑,同时, 足太阳膀胱经也会于百会穴,并由此入络脑。杨上善注:“胃流津液渗入骨空,变而为髓,头中多,故为海也。是肾所生,其气上输脑盖百会穴,下输风府也”。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脑功能的要穴。故百会能醒神开窍,善治中风、脑膜炎等元神失用疾病。早在战国时期就有齐国医家秦越人(扁鹊)运用“厉针砥石”,取“外三阳五会”的急救措施成功地抢救了赵(虢)太子的“尸厥”昏迷的记述。

  《杂病穴法歌》云:“尸厥百会一穴美”;《千金方》云:“治大风,灸百会七百壮”。周楣声等据此以百会穴为主灸法治疗脑膜炎、结核性脑炎和急性病毒性脑炎等急重证,常能挽病人生命于万一。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百会穴可使双侧大脑中、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脑血流量增加,脑部血液循环明显改善。针刺百会能改善急性脑出血病灶局部下降的脑血流量,有效地促进患肢肌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急性脑出血治疗的有效率。此外,还发现电针头部穴位百会等可以激活双侧大脑与运动相关的功能区,诱导与运动相关的神经组织兴奋,补偿或协助受损的神经网络的重建。

  2、醒神益智,安神定志

  百会通于脑,中医脑的生理和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根据“心主神志”,“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灵枢·卫气》)的理论,百会可以通过足太 阳经上的背俞穴与五脏六腑经气相通,故能安五脏、定神志、醒神益智,善治失眠、健忘等症。《针灸大成》云:“思虑过多,无心力,忘前失后,灸百会”。现代常与神门、内关、风池、四神聪、三阴交等穴相伍。

  通过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临床研究发现:针刺百会等穴可以使VD患者主要症状和AD患者的智能衰退有明显好转,包括神情呆顿、神思恍惚、表情淡漠、反应迟缓、近事善忘、定向失误、计算错误、理解多误、嗜睡喜卧、行动迟缓、郁郁寡欢、固执违拗等症状有显著缓解;MMSE评分的总分比治疗前的显著升高。在常规穴位基础上加用百会穴治疗,可明显提高VD患者的定向、瞬间记忆、长回忆、动物名和计算、分类与类同等方面评分。

  此外还发现:针灸百会穴可降低痴呆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浓度,可扩张脑部血管,改善脑部血管的弹性,使脑部血管紧张度降低,增强脑血流量,脑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脑组织供血增加,促进脑神经细胞机能再恢复,增强学习记忆功能。 百会在治疗失眠症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现在认为其有熄肝风,潜肝阳,清神志的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通过选用百会,再佐以辨证配穴针刺不寐证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应用百会透前顶治疗顽固性失眠,也取得比较显著效果。

  现在研究发现:针刺百会、四神聪等穴,可以更为有效地提高失眠患者日间的觉醒程度,更快地改善睡眠质量。此外,针刺百会等穴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提高其生存质量。

  现代研究针刺百会穴对恶劣心境障碍治疗有一定的作用,治疗可使患者“放下问题” 的速度加快,精神状态转佳。其治疗机理可能是一方面能通过大脑皮层的反射调节自主神经,增强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兴奋性,另一方面可改善局部血管的痉挛状态和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以提高机体新陈代谢功能,终使机体抵抗力增强。

  3、疏经通络,导气止痛

  诸般头痛,百会为先。因为百会是督脉腧穴,又是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厥阴肝经的会穴,故可疏导经气,通络止痛以治疗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厥阴肝经各经经络阻滞引起的头痛。《胜玉歌》云:“头痛眩晕百会好”。

  临床上百会在治疗头痛时,要注意针刺方向,一般以刺向患侧为佳。临床应用多兼具辨证配位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前头疼痛配印堂;后头痛加后顶;偏头痛加列缺;巅顶痛配太冲。有人统计:从《内经》、《甲乙经》、《针灸大成》到当代《中国针灸学》均有详尽论述,百会在治疗头部疾病中应用多,尤以治疗头痛见长,并逐步确立了以“百会”穴为中心,分经配穴的治疗方案。经文献统计,其中治疗前头痛37例,有效率94.6%;侧头痛,少阳经头痛32例,有效率90.63%;后头痛15例,有效率93.33%;头顶痛17例;有效率94.12%;总有效率95.05%。

  4、平肝熄风

  风性主动,易袭阳位。中医又认为人体上为阳,下为阴,头面多风病。而百会穴居于人体高处,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厥阴肝经的会穴,故善平肝潜阳,熄风定眩,对于各种与风相关的病证有独特的治疗效果。目前多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高血压病、梅尼埃病、帕金森病等病。

  不同方法应用百会等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研究发现作用于百会可使病人的ET 下降,PGI2上升,ICAM下降,可以使其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较明显的改善。应用百会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研究发现艾灸百会穴在改善病人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方面较显著的效果;针灸百会还能改善颅内供血不足,清脑开窍,升阳补气,平衡阴阳的作用,故在治疗其配合其他穴位治疗眩晕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此外,在应用百会穴的基础上,采用不用针灸治疗方法治疗帕金森病和梅尼埃病,均取得了较高的临床疗效,故认为在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的情况下,应用相应的方法治疗不失为治疗这些病的积极有效方法。

  穴性初探

  古人云:“用药如用兵”,只有“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同样作为针灸临床大夫,在明确诊断达到“知彼”的基础上,只有对腧穴的特性了解清楚,并且熟练运用补泻手法,达到“知己”,方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有医务工作者在学习和临床之余,对百会穴运用较多,对其穴性略有深刻体会体会,百会穴的穴性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可升、可降、可静、可动。

  可升

  即对于因气机上升不及甚至反而下降所导致的一些临床疾患,选用百会穴具有升阳、益气、举陷的作用。

  百会又名三阳五会(《针灸甲乙经》),《会元针灸学》载:“百会者,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故名百会。”其属督脉经腧穴,督脉为“阳脉之海”,该穴位于头部,头为诸阳之会,本穴处于人之头顶,在人的高处,又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故而针刺用补法时,本穴具有良好的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的作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日:“百会,治小儿脱肛久不差……”临床中因为中气下陷所导致的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眩晕、头痛等证,常常可以选用百会穴为主,配合其他穴位进行治疗。例如:对于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可以选用百会、长强、大肠俞、脾俞、气海,均用补法;配合足三里、中脘、建里、气海,对于因中气下陷所致的胃下垂具有较好的疗效。

  可降

  即对于因气机下降不及甚至不降反升所导致的临床疾患,选用百会穴具有降逆平冲的作用。百会又名巅上(《针灸聚英》)、五会。《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故而“五会”为手足三阳、督脉与足厥阴肝经之会。肝为刚脏,其气易逆易亢,人体的火热之邪或者阴寒之气多易顺肝经上逆入脑,直犯巅顶,从而出现眩晕、恶心、巅顶头痛、中风以及神智昏迷等症状,此时取穴百会并且用泻法具有良好的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

  《玉龙歌》云:“中风不语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使苏醒免灾危。”所以临床中对于因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风内动或者厥阴寒气上逆所致的眩晕、恶心、巅顶头痛、中风、昏迷等症,常选用百会穴用泻法,配合其他穴位来进行治疗。例如:配合太冲、头维、太阳、风池治疗肝阳头痛;配合谷、太冲、十宣或者十二井穴放血治疗中风、神智昏迷抽搐等。

  可动

  即对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以“静”、衰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疾患,选用百会穴具有使“静者可动”之功效。

  百会又名天满(《针灸资生经》)。天,天部;满,充盛也。天满意指穴内精气为充盛之状。由于本穴位于脑部巅顶处,内应于脑。脑为“髓海”,又为“元神之府”,主持着人体日常的各种活动以及五脏六腑的协调工作,所以对于临床中由于元神不足,髓海的异常所导致的疾患如:癫证、尸厥、嗜睡、健忘、中风脱证、半身不遂、休克、头部空痛绵绵不休、耳聋、小儿脑瘫、大脑发育不全、五迟、五软等,可以选用百会穴,或针或灸,配以其它腧穴,常可获得较好疗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囟门未闭的小儿应该禁针。再如,对于中风脱证,可以选用百会、关元、气海,采用艾炷隔姜灸;对于年高体衰,或者体质虚弱所致的健忘证,可以选用百会穴为主,配合四神聪、绝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配合心理疏导,也有较好的疗效。

  可静

  即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以“动”、亢进为主的病变,选用百会穴具有使“动者可静”之功效。根据阴阳理论,人体是由阴阳二气组成。阳主动,阴主静;阳主升,阴主降。阴阳二气的不断升降协调转化,才有人的正常生理活动。百会穴位于人体高处,又为手足三阳经与“阳脉之海”———督脉的交会之处,所以此穴为人体阳气盛极之处。根据“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以及相反相成的原理,百会穴当具有良好的镇静安神、熄风定惊的功效。

  临床中对于因为阳气过于亢盛所导致的疾患,例如:狂证、失眠、惊悸、脏躁、急惊风、破伤风、角弓反张、心烦、耳鸣等病证,可以选用百会穴用泻法,配合其他腧穴进行治疗。例如:对于失眠,可以选用百会配以神门、内关、三阴交、申脉、照海;临床观察发现,单用百会穴,用一指禅推法进行操作,有良好的镇静安神、催眠的功效;脏躁可以选用百会配合四神聪、太溪、照海、太冲、风池;角弓反张可以选用百会配和太冲、合谷、十宣等。

  百会穴属于临床中的常用穴,应用范围极广,笔者在此仅根据一己之见,难免挂一漏万,不周之处,还请同道不吝赐教。

  总结:通过上述的文章对百会穴的位置和百会穴的作用等有关知识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大家对于百会穴的了解一定都非常深刻了吧。经常按压百会穴不但可以缓解很多疾病,而且还可以促进机体的内循环和血液循环,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