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的艰辛发展历程

  大家对于医学史可能都没有一个概念吧,因为医学史说的太大了,而且要细细的说起来还是非常的深奥的。而且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爱的医学史的发展。那么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医学史的发展,好让大家对于我们经常要接触的医学具有一个良好的认识。

  作为医学的组成部分的中国医学,同样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疾病防治、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力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中国医学与西方近现代医学是有许多差异的,它的发展与地理、气候环境,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医学成为人类共同文明的组成部分。

  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更强烈的继承性,凡是新的进步和新的创造发明,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攀登的结果。因此,研究医学的过去,温故知新借以为鉴,成为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宝贵财富。医学科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发展中的系统性,这无论在传统医学科学或现代医学科学中,都有着明显的表现。每一课题或学科问题的顺利解决,都需要其他学科或专题的密切配合和合作,需要共同努力分工和各司其职。医学发展在当代面临着分科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往往难以避免局限性和片面性。医学史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在弥补上述可能的缺陷中,或能发挥其更为重要的积极功能和作用。

  中国医学史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的一条支流,在人类文化的氛围中生生不息,以其旺盛之生命力自立于古今学科之林,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和继续存在的价值。历代学者研究总结历史经验者颇不乏人,他们的医史性著作虽有历史局限性,但均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例如司马迁《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中国历代修史,为医学家立传,记述疾病流行,详列医学文献等,几乎成为必须遵循的传统。特别是传记体医史研究,有唐代甘伯宗《名医传》、宋代周守忠《历代名医蒙求》,明代李濂《医史》,清代医史类著作逐渐增多,如:王宏翰的《古今医史》,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等,基本上都是以医学人物为主体的名医传记性著作。

  涉及医药卫生各个领域,并以系统论述中国医学编年史为特点的医学通史著作的出现,当首推陈邦贤《中国医学史》(1919)先生在论述自己为何研究中国医史学时指出:“世界医学昌明之国,莫不有医学史、疾病史、医学经验史、实用史、批判史等,以纪其历朝医事之沿革,及其进化之理由,且以医史学为医学中独立之科学。吾国昔时亦有李濂医史,甘伯宗名医传,发皇往哲之奥赜,然咸秉传体,不过较方技传为略详耳,吾国数千年之医学,岂区区传记遽足以存掌故资考证乎哉,此邦贤之所以发愤编辑中国医学史也。”1932年第二次修订,被收入《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后经日人山本成之助日译在东京出版,1957年第三次修订出版,内容更加丰富,各版次或有多次印刷,影响国内外中国医学史研究甚巨。

  继而则有王吉民、伍连德合著的《中国医史》(英文版,1932年),李涛《医学史纲》(1940),中国医史研究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间曾比较活跃,创办了中华医史学会和中华医史杂志,曾有较多的高水平医史论文发表,推进了中国医史学研究向着深层次发展,其间虽多次停刊,但七十年代末复会、复刊后学术交流空前繁荣,北京、上海、广州、内蒙、黑龙江、辽宁、吉林、福建、浙江、陕西、安徽、广西、四川、河南等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恢复或创建了医史分会,各地区,有些少数民族还举办过各种类型的医史学术会议,1992年8月于北京举办首届国际医史学术会议暨第十届中华医史学术会议。中国药史学会、马王堆医书研究会、文献学会等也积极开展各项学术活动。

  1951年,中央卫生研究院中国医药研究所建立的医史研究室是中国早的医史研究专门机构。1955年该研究所划归中医研究院,1956年,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受卫生部委托,开办了全国第一届医史师资训练班,为中国医学史的教学、科研培养了一批骨干。1982年经卫生部批准,在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李径纬继陈邦贤先生之后任该室主任、所长,1983年,卫生部委托该所为全国医史与中医文献科研、教学骨干培训基地。1984年10月,该所举办了为期将近一年的全国第二届中国医史教研骨干进修班。此外,陕西、辽宁、山东、湖南、上海、四川、湖北、天津等省市的中医药研究院也都设有医史文献所(室),少数民族医学研究机构中也很重视医史文献研究和相应科室的设置。医史研究的机构、组织和专业队伍的布局渐趋合理、阵容不断壮大。

  教学机构不断增加,人员不断扩充,素质相继提高,特别是1978年始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首次招收了医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又率先招收医史学博士研究生,十多年来全国培养医史硕士近百人,他们的学位论文使中国医史学研究水平和学术价值均大大提高。在这十多年中,有计划强调和加强了医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医学史调查研究,近现代医史研究,医学考古研究等等。在这十年中,中国医学通史类、专科史类等专门著作的出版也很活跃。

  印度医学

  印度医学奠基于阿育吠陀(又称寿命吠陀)之上。这部经典包括了《遮罗迦本集》(Charaka Samhita)和《妙闻本集》(Sushruta Samhita)两个部分。《遮罗迦本集》认为,健康和疾病不是必然的,人类的努力可使生命延长。《妙闻本集》则将医学的目的定义为治疗病人的疾病、保护健康的人及延长生命。这两部古老的文献包括了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对疾病的发作及结果的预言)等细节。《妙闻本集》描述各种形式的手术,包括鼻成形术、毁坏的耳垂的修复、会阴膀胱切石手术、白内脏外科及一些其它的切除术和手术过程。

  阿育吠陀包含医学的八个分支:内科医学、外科(包括解剖学)、眼、耳鼻喉和头部等疾病与治疗、小儿科、精神病学和心身症、毒物学、返老还童之术及催情之术。除此之外,阿育吠陀的学生也必须学习十门医学技术:蒸馏、操作技巧、烹饪、园艺、冶金术、制糖、药剂学、矿物的分析与准备、金属的混合和碱的准备。

  埃及医学

  包含在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的医学知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1] 手术被知道早在大约公元前2750年在埃及进行。埃及第三王朝的印何阗有时候被誉为埃及医学的创始人及详细说明了治疗、疾病和解剖学的观察的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的原作者。成书于大约公元前1600年的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被看作是一些早期著作的集合。那是一本关于外科学的课本,几乎完全缺乏了关于魔法的思想,详细地描述了检查、诊断和预后。[2]

  相反地,《埃及伯斯纸草文稿》(成书于大约公元前1550年)充满了咒语、驱赶造成疾病的恶魔的方法和其他的迷信。《埃及伯斯纸草文稿》可能是早记录了肿瘤的文件,但是由于对于古代医学术语缺乏了解,它可能只是指简单的肿胀。

  《卡阍城妇科纸莎草文稿》 对女人的投诉和问题有了概念。三十四宗个案详细地描述了治疗和诊断。(一些并不完整)[4]

  已知被称为“生命之屋”的医疗机构早在埃及第一王朝的古埃及被建立起来。[5] 在埃及第十九王朝时,一些工人享受的利益如医疗保险、退休金和病假。[5]

  已知早的医生是公元前27世纪的古埃及法老左塞尔的Hesyre的“牙医和医生的长官”Hesyre。[5] 同样,已知早的女医生——Pessechet在埃及第四王朝时期的古埃及实行医术。她的头衔是“女医生的女管理人”。除了作为管理人的角色,她也让在塞易斯的医学院的接生员们毕业。

  巴比伦医学

  古老的关于医学的巴比伦文献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前半部的古巴比伦时期。详尽的巴比伦医学文献却是在巴比伦国王Adad-apla-iddina(公元前1069年至1046年)统治时期的由博尔西帕城的医生Esagil-kin-apli所写的《诊断手册》。

  随同当代古埃及医学,巴比伦人介绍了诊断、预后、身体检查和药方的概念。此外,《诊断手册》介绍了治疗和病因学的方法及经验主义、逻辑学和诊断、预后和治疗的合理性的使用。此文献包含了一份含有许多病症的名单并经常详述了试验上的观察和用来结合在病人身上所观察的病症与其诊断及预后的合理的规则。

  《诊断手册》以一组合理的公理和假设为基础,其中包括了一些现代看法即通过视察病人的症状,我们可能确定病人的疾病、病因、病情的发展及复原的机会。病人的病症及疾病可通过一些医学上的方法如绷带、油和药丸来治疗。

  波斯医学

  波斯大家一说起来就想起来了波斯猫,对,就是这个波斯。然而波斯对于医学上的研究就是有非常大的成果的,而且对于医学的实践和学习也是有一个非常大深渊的历史的。波斯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位于东西方的交叉处,所以它又成为了古希腊和印度的医学发展研究的中心。

  波斯的第一代医生在Jundishapur学院接受训练。医学医院有时候被声称已被发明。例如:腊泽斯成为第一位系统地使用在医学用途上使用酒精的医生。

  《医学全书》是一本由伊朗化学家腊泽斯编纂的完整的书。在这本书里,腊泽斯记录了来自他自己经验的临床个案和提供了各种疾病非常有用的记录。

  介绍了麻疹和天花的由腊泽斯编纂的《Kitab fi al-jadari wa-al-hasbah》在欧洲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Mutazilite (一间伊斯兰教神学学校)哲学家和医生阿维森纳是另一位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医学正典》有时候被认为是医学史上的书。它曾经是欧洲的标准书本直到启蒙时代。

  中国医学

  中国对于医学史的发展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而且中国的中医也是在世界的医学上独自成为一个派系的。然后许多的传统去学习中医的哲学都是源于道教中,医生对于疾病做出的判断和观察,而且也从另一方面表现出了人们的信仰,也表现了人类所受环境的影响是什么样的。

  《黄帝内经》记述了在公元前2696年至2598年间,黄帝与岐伯关于医药健康的谈话,传统上被认为是中医学早的系统专著。然而经考证其成书年代约在战国时期,也受到当时的哲学思想所影响,可以说是提纲挈领的指导了中医的理论。

  在汉朝时,作为长沙太守的张仲景在公元2世纪末编纂了《伤寒杂病论》。晋朝针灸学的提倡者皇甫谧也在他的《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提起了黄帝。在唐朝时期,王冰声称找到了黄帝内经的原著,并大量地扩充和修改了它。在公元11世纪(宋朝),因为朝廷的命令,《黄帝内经》再次被修订成接近今天的版本。这本经典是传统中国医学基础的重要代表作品。

  希伯来医学

  我们大部分对于希伯来人的医学的认识来自于《摩西五经》。它包含了各种与健康有关的法律和仪式,例如隔离受到感染的病人、处理了尸体后需洗澡及将排泄物和粪便埋在远离营地的地方。尽管遵守这些条规确实为健康带来好处,但犹太教徒相信执行这些仪式和禁忌纯粹是为了完成上帝的意愿,而没有隐藏的意图。Max Neuberger 在他的《医学的历史》说:“这些条规关注疾病的预防、流行病的抑制、性病和卖淫的抑制、皮肤的照顾、洗澡、食物、住所与衣服、劳工条规、性生活、人民的纪律等。这些条规中的许多条规例如:安息日的休息、行割礼(犹太教和穆斯林教的宗教仪式,在仪式里进行割包皮活动)、关于食物的法律(禁止猪肉和血)、关于月经、临盆妇女和淋病患者的条规、麻风病患者的隔离和露营的保健,考虑到天气的情况,令人意外的合理。”(Neuburger的《医学的历史》,牛津大学出版社,1910年,第一卷,第38页)

  欧洲医学

  自从在1991年在奥地利及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上发现了冰人奥茨,人们已经认为医学的历史已经变得更加长。他大约46岁,在身上超过40处有纹身。大部分纹身所坐落的位置是在医学分析也显示他曾经有过的疾病或疼痛如关节炎的地方。他的死亡发生在公元前3300年,而他的尸体是欧洲所保存的古老的木乃伊,如今被保留在波尔查诺的博物馆中。希腊时代曾经有几十年的时间法律允许医生可以将奴隶或犯人活活解剖来做研究,但后来又禁止活人解剖。

  因为亚洲和欧洲社会的发展,信仰系统被不同的自然系统所取代。希腊人自希波克拉底开始就发展了一个体液医学系统,治疗被认为是恢复体内体液的平衡。《古代医学》一部关于医学专题著作,由希波克拉底大约于公元前400年所编纂。类似的看法在中国和印度也得到支持。在希腊,自从盖伦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医学的要旨是通过控制饮食和卫生来维护健康。解剖学的知识非常有限,只有很少外科或其他治疗。靠着和病人的良好关系,医生处理微小的病痛及安慰病人恶劣的情况,但在发生流行病时,一开始发生在城市和动物的驯养,然后在全世界流行,医生的作用不大。

  希波克拉底被看作是现代医学之父,而他的跟随者首先描述许多疾病及医学状况。他被赋予荣誉因为他首先描述了杵状膨大(手指与脚趾的末端扩大,指甲闪闪发亮且不正常弯曲的情形),是慢性化脓肺病、肺癌和发绀的心脏病的重要症状。因为这个原因,畸形的手指有时候被称为“希波克拉底的手指”。希波克拉底也是第一位在预后描述“希波克拉底的脸”的医生。莎士比亚在《亨利五世》(戏剧)中在描述法斯塔夫之死时地间接提到对“希波克拉底的脸”的描述。

  希波克拉底将疾病分类成急性、慢性、地方性及流行性并使用了术语例如恶化、复发、消退、病情急转、突发、巅峰和康复。另一个希波克拉底的主要贡献可以在症状学、物理的发现、外科治疗和胸积脓症的预后的描述中找到。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位备有文件证明的胸外科医生,而他的发现仍然正确。

  盖伦进行了许多大胆创新的手术,包括脑和眼的手术,在那之后的大约两千年没有人尝试进行过脑和眼的手术。后来在中世纪的欧洲,盖伦在解剖学的文章成为中世纪医生的大学课程的支柱,然而他们在医学的发展停滞不前。然而在16世纪30年代,比利时的解剖学家和医生安德烈亚斯·维塞利亚斯进行了一项将许多盖伦用希腊文书写的文章翻译成拉丁文的计划。维塞利亚斯的作品——《人体结构》极大地受到盖伦的文章的影响。盖伦和阿维森纳的作品尤其是包含了他们两人的学说的《医学正典》被翻译成拉丁文。《医学正典》维持为欧洲医学教育具的书直到16世纪。

  古罗马的文明历史也是非常的悠久的,聪明的罗马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发明了可以辅助治疗外科的器械,首先就发明除了可以给女人用的器械,而且很早就在外壳的手术上面就开始使用了钳子手术刀等一套医疗器具了。更值得注意的是,白内障的手术,古罗马人也是早做的。

  中世纪的医学逐步发展的科学和宗教的混合物。在早期的中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准的医学知识主要基于仅存的保存在修道院或其它地方的希腊和罗马的文章。关于疾病的治疗和起源的概念并不是完全是世俗的,而也基于宗教的看法。因素例如命运、罪恶和星的影响被认为和物理因素相当。

  欧利修巴斯是拜占庭帝国伟大的医学知识编纂者。一些他和其他拜占庭帝国的医生的作品被翻译成拉丁文,甚至到了启蒙时代和理性的时代,被翻译成英文和法文。后一位伟大的拜占庭帝国的医生是居住在14世纪早期的君士坦丁堡的Actuarius。

  医学显然不是博雅教育的七大范畴之一,因此被看成是手工艺甚于科学。然而,医学、法律学和神学分别是欧洲12世纪的第一所大学的学院。 Rogerius Salernitanus的《外科的实施》,为现代外科手册奠定了基础。现代神经学的发展开始于16世纪的描述了脑部构造和其他的维塞利亚斯。他对它的功能缺乏概念,并认为它主要被放置在脑室。

  伊斯兰医学

  伊斯兰教的文明着重在医学因为伊斯兰教徒医生对医学的各领域(包括解剖学、眼科学、药理学、药学、生理学、外科学和制药的科学(Pharmaceutical Sciences))有着重大的贡献。阿拉伯人进一步发展了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医学的实施。胡纳因伊本伊沙克和他的助理将希腊医生盖伦的作品翻译成阿拉伯文。此作品尤其是盖仑所坚持的合理和系统的医学方法为伊斯兰教的医学设置了模板。伊斯兰教医学迅速传遍整个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徒医生设置了早的医院。欧洲在十字军东征时期受到中东的影响而建立了医院。

  肯迪在他所编纂的De Gradibus展示了数学在医学上的应用,尤其是在药理学。这包括了数学上的发展去测定药物的强度和一个能让医生预先知道病人的病的重要的那几天的系统。腊泽斯辑录了许多依据他自己经验的临床个案和提供了很有用的关于许多疾病的记录。他的《医学全书》介绍了麻疹和天花,并在欧洲非常有影响力。在他的《对于盖伦的疑惑》中,腊泽斯是第一个运用实验方法证明盖伦的体液理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的错误。

  宰赫拉威被看成是现代外科学之父。他编纂了《医学的方法》(阿拉伯语:كتاب التصريف لمن عجز عن التأليف)。那是一本30卷的医学百科全书。伊斯兰教徒和欧洲人的医学院都有教授这本书直到17世纪。他用了许多外科器械,包括那些特别给女人的器械、肠线、钳子、结扎线、外科针、手术刀、刮匙、牵引器、外科匙、探针、外科钩、扩张器、锯和石膏。

  阿维森纳被认为是现代医学之父和历史上其中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医学学者。他编纂的《医学正典》(1020年,阿拉伯语:القانون في الط,亦作《回回药方》)和《治疗之书》(11世纪,阿拉伯语:الشفاء)维持了作为伊斯兰教徒和欧洲人的标准课本直到17世纪。阿维森纳的贡献包括在研究生理学中介绍了系统的实验和测量、通过接触传染的传染病的发现、隔离的介绍以限制通过接触传染的疾病的传播、试验中的药物和临床实验的介绍、首次关于细菌和病毒的介绍、从胸膜炎中区分出纵隔、结核能通过接触传染的特性、通过水和土壤传播的疾病、首次对皮肤疾病的详细描述、性病、性反常、神经病、用冰来治疗发热和从药理学中区分出医学。从药理学中区分出医学对于制药的科学的发展非常重要。

  结语:看完了医学史的发展之后大家对于医学史的认识是不是更加的多了呢?而且是不是觉得医学史是这么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对于我们的中国的中医学史更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感兴趣的朋友没事可以继续看一看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关于医学历史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点击查看更多:

医学史的发展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