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骨病 肾性骨病有哪些病因

  肾性骨病是一种维生素D和钙磷出现代谢障碍的疾病,它属于骨病的一种。如果患上肾性骨病,可能会出现贫血和瘙痒等症状,那么引起肾性骨病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治疗肾性骨病呢?通过下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肾性骨病

  肾性骨营养不良又称肾性骨病,是CRF时由于钙、磷及维生素D代谢障碍,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酸碱平衡紊乱等因素而引起的骨病。多见于儿童患者、先天性肾畸形以及进展缓慢的肾疾病患者。

  肾性骨病是肾功能减退时一组从过度的甲状旁腺素(PTH)分泌导致的高转化损害到与正常或低血删水平相关的低转化损害的矿物质代谢紊乱。几乎累及所有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肾性骨病可引起骨骼的严重损害,表现为骨软化、纤维性骨炎、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骨硬化、骨性佝偻病等,并可加重钙磷代谢异常,引起皮肤瘙痒、贫血、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等。

  肾性骨病的原因

  其发病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

  (1)钙磷代谢障碍:肾衰早期血磷滤出即有障碍,尿磷排出量减少,血磷潴留,血钙减少,两者均引起甲状旁腺增生,PTH分泌增加。PTH作用于骨骼释出Ca2+以恢复血钙水平。当肾衰进一步发展,代偿机能失效,高血磷、低血钙持续存在,PTH亦大量分泌,继续动员骨钙释放,如此恶性循环,后导致纤维性骨炎。

  (2)维生素D代谢障碍:肾衰时,皮质肾小管细胞内磷明显增加,并有严重抑制1,25(OH)2D3合成的作用。1,25(OH)2D3具有促进骨盐沉着及肠钙吸收作用,当它合成减少时,加上持续性低钙血症以及腹膜透析患者与蛋白结合的维生素D丢失等均可导致骨盐沉着障碍而引起骨软化症,同时肠钙吸收减少,血钙降低,则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而引起纤维性骨炎。

  (3)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肾衰早期即有甲状旁腺增生与血PTH增高,其程度与肾衰严重程度一致。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除引起前述骨病外,还引起一系列骨外病变。

  (4)铝中毒:铝在骨前质和矿化骨之间沉积,并与骨胶原蛋白形成交联组合,损害了骨重建的感应效能,使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数目减少,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骨的形成和矿化均受抑制。

  (5)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时,可能影响骨盐溶解,酸中毒也干扰1,25(OH)2D3的合成、肠钙的吸收和使骨对PTH 的抵抗。

  (6)软组织钙化:肾性骨营养不良的表现有:骨痛、假性痛风和病理性骨折,多伴近端肌病和肌无力,骨畸形在儿童较多见,如佝偻病性改变,长骨成弓形,骨骺端增宽或骨骺脱离及生长停滞,成人则表现为脊柱弯曲、胸廓畸形及骨端的杵状变。骨外表现为软组织钙化。

  肾性骨病的分类

  根据骨骼转换速率,肾性骨病可分为4种类型。

  一、高转换型骨病:病理上称纤维性骨炎,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增殖活跃及骨小梁周围纤维化为特征。

  二、低转换型骨病:包括骨软化和非动力性骨病两种。前者指新形成类骨质矿化缺陷,常由铝沉积所致。后者指骨形成降低,多与高钙血症、使用1,25(OH)D3过度抑制PTH分泌及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三、混合性骨病:同时具有高转化及低转化骨病的特点,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骨矿化障碍引起,以类骨质增加和髓纤维化共存为特点,骨转化率变化不定。

  四、β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性骨关节病编辑本段肾性骨病骨症状:肾性骨病进行缓慢,出现症状时已经是其晚期了,临床上以骨痛,骨折,骨变形为主要特征。骨痛突发症状之一,常为全身性,好发于下半身持重部位(腰,背,髋,膝关节),运动或受压时加重,走路摇晃甚至不能起床。病理性骨折多发于肋骨,其他部位也能由于轻微外力而引起骨折。多见于低转运型和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肾移植患者,高运型少见。成人易出现椎骨,胸廓和骨盆变形,重症患者引起身高缩短和换气障碍,称为退缩人综合症,小儿可发生成长延迟。

  肾性骨病的诊断

  骨活检

  骨活检是诊断和研究肾性骨病重要的基本方法之一。随着骨活检技术和组织学的改进和发展,骨活检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当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至40ml/min以下时,肾活检可以反映PTH活性增加和骨矿化障碍。另外,肾活检还是诊断铝相关性骨损害(ARBD)唯一可靠的诊断依据。同时,骨活检对服用钙三醇药物患者的监测也有一定的意义。

  骨X线检查

  骨X线检查使诊断肾性骨病的经典方法之一。骨骼X线检查可以发现继发性甲旁亢所致的骨膜下吸收、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佝偻病和骨软化等,以及继发性甲旁亢或β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引起的骨囊性病变。但仅靠X线检查不能明确肾性骨病的组织类型及骨转运率,亦不利于骨病的早期诊断。

  骨密度测定

  应用骨密度测定来反映骨矿物质的含量,可以提高肾性骨病损害评价的敏感性,但目前仍无法明确肾损害缘系高转运性、低转运性还是铝中毒所致。可用于肾性骨病治疗的随访观察。

  核医学检查

  近年来,随着核医学技术的发展,利用99mTC标记的MDP(methylene diphosphonate)对肾性骨病患者进行骨显像,可发现骨折、假性骨折等局部损害,并对高转运型骨病所致纤维性骨炎和低转运性骨病所致骨软化有鉴别诊断价值。铝中毒所致肾性骨病在骨显像中具有组织放射性低浓聚,而软组织高浓聚的热点。因此,采用核医学骨显像这一非创伤性检查,对于肾性骨病的诊断和分型具有一定价值。

  生物化学指标

  肾性骨病在临床上还出现一些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包括PTH、碱性磷酸酶(AP)、骨钙素(BGP)、α2-HS糖蛋白、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Ⅶ型前胶原扩展肽等。其中一些指标在肾性骨病的发病中的机制仍不明确,但有助于肾性骨病的诊断和研究。

  肾性骨病的治疗方法

  临床治疗肾性骨病的目标有:

  ①尽量维持血钙磷的正常;

  ②防止和纠正甲旁亢和甲状旁腺增生;

  ③预防和逆转骨外钙化;

  ④防止铝和其他毒物沉积;

  ⑤避免与治疗相关的不利因素。

  防止磷潴留和高磷血症,减少饮食中磷的摄入

  这是预防和治疗尿毒症继发甲旁亢的重要的措施。肉类及奶制品是食物中重要的磷的来源。但是限制饮食中磷的摄入会引起食欲下降和营养不良。每日磷的摄入应控制在800mg。

  利用磷吸附剂阻止磷的吸收

  铝的氢氧化物和碳酸盐是非常有效的磷吸附剂,但由于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易发生其在骨的沉积,固长期使用应注意检测铝的浓度,防止发生铝中毒。近来,钙盐渐渐取代铝盐成为临床主要的磷吸附剂。包括碳酸钙、柠檬酸钙及醋酸钙,其中醋酸钙吸附的作用强。由于使用钙盐治疗可能引起高钙血症及转移性骨化作用,因此在使用常规剂量的钙制剂(4-12g/d)时,应采用低钙透析(钙离子浓度2.5mmol/L)。

  通过有效的透析治疗增强磷的清除

  透析对磷的清除是有限的,透析的磷的清除率仅相当于正常肾脏清除率的40-50%。

  维生素D的活性衍生物的治疗 近十年来,维生素D活性衍生物的出现,为我们治疗肾性骨病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维生素D的活性衍生物1α(OH)D3、25(OH)2 D3、1,25(OH)2 D3、双氢速固醇(DHT)、22-氧-胆钙化醇(OCT)等,尤其是1,25(OH)2 D能明显升高血钙浓度,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基因基因转录,从而抑制轻、中度的甲旁亢,在很大程度上纠正骨组织对PTH的抵抗,改善骨病。

  但目前临床上的使用仍受如下限制:①高钙血症:常于治疗后数周或3个月后发生;②难于纠正的高PTH血症:这是由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甲状旁腺对血钙的反馈抑制敏感度下降所致;③对于严重纤维性骨炎或有症状的继发性甲旁亢患者效果欠佳;④转移性骨化和可能的肾功能下降。使用1,25(OH)2 D3时应注意检测钙磷乘积。

  近十年来,不少学者使用1,25(OH)2 D3静脉注射或口服冲击疗法来治疗肾性骨病,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案是:4.0μg/次,2次/周。它可以显著改善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骨组织学改变明显;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副作用较少;口服冲击治疗可取得同静脉给药相同的效果。但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①首先必须控制高磷血症,以免钙磷乘积过高导致难于逆转的转移性骨化;②尽量避免合用铝剂,以免发生铝潴留;③定期检测血钙浓度,当血钙>2.75mol/L时应及时停药。

  肾性骨病的治疗方向

  RenaGel(poly-allylamine hydrochloride,多聚盐酸烯丙基胺) 交联RenaGel是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它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和氢的吸附来吸附磷阴离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进行的一个为期8周的双盲实验中,RenaGel已证明比传统的磷吸附剂更有效更安全。

  NPSR-568是一种新的具有钙受体激动剂作用的化合物。它可以间歇地抑制PTH地释放和刺激降钙素地分泌。在尿毒症猫的动物模型实验中,已证明NPSR-568在抑制PTH分泌和改善骨组织学改变上效果明显,并且副作用小。因此,NPS R-568很可能发展成为今后治疗继发性甲旁亢的新的治疗方法。

  二膦酸盐不仅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α)的产生,还可以抑制NO的产生。而且已证明尿毒症患者体内NO浓度是升高的。因此,二膦酸盐可能成为治疗尿毒症骨病的新的治疗方法。

  结语: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阐述了关于肾性骨病的病因和症状以及治疗的方法,通过合理科学的治疗,可以对病情加以缓解和控制,因为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所以缓解就变得非常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