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历史悠久, 练习人数众多,而杨式太极拳又是太极拳中受欢迎的一种。今天我们要一起了解的就是杨式太极拳,通过对杨式太极拳的进一步了解,帮助我们更好的通过太极拳进行太极拳的学习。
第一、传统杨式太极拳的拳架演变
中国武术从明朝中期起形成了一种以套路进行传承的特定方式。杨式太极拳虽也遵从这种模式,但套路一直在进化与发展。杨禄禅宗师早在北京传拳时有“智锤、大架、老架、小架、长拳”等套路,而至民国年间,则主要是杨澄甫先生定型的杨式大架,其他套路影响不大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如下认知:太极拳架作为太极拳体系的一部分,不再承载全部技击训练任务,拳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慢匀松静练法,可让修炼者养成虚无的气势,从而孕育“灵性”并涵养“暗劲”,使身体得到养生保健。这就是前面所说“养法”与“打法”的分离,一种革命性的进步。太极拳“灵性”目前还不好说清楚,与心理学潜意识有关,是太极拳高境界的标志之一。太极拳境界的提升,本身就是一个从拳架起又回归拳架的循环过程,因此,杨式大架不仅是养生架,更是养劲架、养性架。
关于小架,由于发劲功法不外传,人们就觉得松柔绵软的太极拳只能养生,故近年来有一种推崇太极拳小架(快架)的倾向,似乎不会小架就不能打人。其实如前所说,太极拳分养法与打法,而所谓小架(快架)就是按打法要求展现的太极拳套路,它只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其训练效果不如功法训练简明。另外,目前互联网上的小架(快架)其实是表演架,真东西隐藏了。当然,如果一定要强调小架,简单办法就是将杨式大架按打法要求连贯展现就成,这里作两个口诀,供大家参考。
打法
太极阴阳,龙虎双行,气聚丹田,哼哈二意。
养法
太极阴阳,龙虎双行,气沉丹田,空虚灵意。
第二、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行架规范
我们所学拳架是李雅轩先生所传的115式,动作舒展大方,气势磅礴。记得早年学拳曾想:如果拳架像师爷一样,该是件多么荣耀的事。于是如同做科学实验一样,将李雅轩先生的拳照按比例进行测量,获得手脚与身体的高度、开角等数据,结果单个动作模仿可以,连贯运行就做不到位。后来林墨根先生说,先师所留的照片是定型照,是静态的,过去没有录像,后人往往按定型照模仿而忽略动态过程。太极拳表现个人的精神气质,因每个人感悟不同,故名家的拳架也不尽一样。打拳重要的是动作转换过程,并由此体现出味道(神韵)。个人认为,可将心法作为传统太极拳的行架标准。所谓心法本为佛教用语,后被武侠小说神奇渲染,现定义为一种行拳的意念轨迹,以此体现太极拳“以意引气”要求。只要动作的起承转合体现出与心法的一致性,则不论动作高低长短,都是规范拳架。
第三、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劲路分类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劲路,一直是通过师傅单独传授来掌握,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到底有多少种劲?有没有规律可循?另外,师傅往往不是一下将所有功法教完,加之传授时间长,很容易造成技艺失传。因此,建立一个如同“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劲路体系就很有必要。推手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但不能完全表述太极拳的所有劲路,故根据周易阴阳对称性原理及由“一生二”?“二生三”,以至万物的变化规律,将劲路按八卦重新分类,具体可将活步、定步分为阴阳二大类后,再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现分为八组细分劲路(之下还可细分)。当然,劲路不一定要归为八类,只是为表述方便。个人认为,中华武术的魂在于“劲”,各门各派的技击方法在根本上是一样的,只是传承原因多一点或少一点而已。如能按“劲路”进行梳理,中华武术至少在打法上可以统一甚至可统称为“易拳”,以劲来体现“简易、不易、变易”的易之三训。
第四、传统杨式太极拳与太极拳运动的发展
杨式太极拳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运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武术运动有了更多的要求,例如从实战技击的角度转向了健身的角度等等,而杨式太极拳能够跟随这种变化去变化自己。下面就具体的了解下吧。
一方面,传统太极拳承载的文化思想不仅淳化民风,还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构建。
另一方面,作为体育向着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两个方向演进。
在大众体育方面,虽然国家创编的各类太极拳套路对太极拳运动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从加强健身效果的角度,还应强调传统套路,特别是在“慢匀松静”的基础上,推广“内气循经”。
在竞技体育方面,太极拳目前只有套路比赛,评比量化标准也日趋完善,但太极拳毕竟作为一种武技存在,不是体操,要有对抗比赛才能体现存在价值。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表明,有对抗的项目要比单纯展现形式美的项目更有生命力。
太极拳对抗比赛是推广太极拳一个好方式,能够展现太极拳的精神,帮助更多人去了解太极拳,从而使得更多人加入太极拳学习之中。但是太极拳对抗比赛现在还没有一个官方的标准,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一种杰出的传统武术,因而一定要重视对于传统太极拳的传承。现代虽然全面的推广太极拳,但是其中更多只是太极操的练习,反而使得传统太极拳的传承变得更加的困难,因而对于太极拳的推广还需要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