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太极拳的学习,相较于现在的简化太极拳的学习难度要大的多,那么怎么才能学好传统太极拳呢?下面我们就结合太极拳教程,为传统太极拳的爱好者简单介绍下传统太极拳的练习方法吧。
传统太极拳的练法和用法都是首先建立在符合“太极拳论”道理基础上的。是始终围绕着老谱老论将太极拳的练与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毫不为过的说,练就是为了用,用必来自于练。拳,怎么练就怎么使,怎么使就怎么练。因此,传统太极拳的习练就包括了原理和方法(练法和用法)两个缺一不可的内容。
传统太极拳的学习不仅需要不断的拳架练习去练身,还需要不断的去学习理论去练心,需要我们内外兼修。在太极拳的演练,只有身心一致才能让动作符合太极拳的要领,才能够达到我们想要的状态,从而获得我们想要的效果。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传统太极拳是养生与技击并存的。其养就犹如养兵千日,其击就犹如用兵一时。养兵在于操练与养护相结合。这样既使其得到锻炼,又不会使其受到伤害。这才能形成一支打击力和服从性极高的作战部队。人之一身百骸就好像这样一支部队一样,各部分虽然分工不同,各司其职,但是我们就是要通过练养把它们锻造成为服从主帅(神为主帅)所发出的命令指示(心为令),内劲犹如令旗一样引领所要作用的方向(气为旗)去驱动着身体(身为驱使)这个多部门兵团协调一致的,运用合理的战术打击对方。
从这个比喻中我们可以透视出一种道理:传统太极拳应该是通过心身的有效结合,进而练养出周身协调一整的灵动劲,而这种灵动劲的运用还要建立在对阴阳转换的掌握尺度上。这种阴阳的范畴体现在进退,缓急,虚实,化发,松紧,刚柔等等方面。也就是武禹襄先生所说的:“一处自有一处虚实(每一处都能划分出阴和阳的属性来),处处总此一虚实(无论有多少阴阳的形式存在,却都出不去阴和阳的机理)。”因此,从这层道理上就应该认定我们练拳的方向和性质,以及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道理向实际的转化。
前面我们用部队来比喻形容人的一身上下及内外,而一支部队是由不同的部门和形形色色的士兵组成的。要想让他们很好得执行命令,就要从遵守统一规定的方法入手。
这个方法就是松!紧是消耗,消耗的是肌肉能量,精神力量。而松是蓄养周身能量,含养精神力量。松并不仅仅是放松那么简单。松分为主动的松和被动的松。主动的松就是首先精神意识不能紧张,要内敛舒逸。精神如此,则神经得以自然松弛,肌肉就会相应得到放松。于此同时还要做到身法八要,即提顶、吊裆,松肩、沉肘,含胸、拨背,坐胯,撑膝。这八要做到了,就会进一步强化松。这是利用身法的变化而对生理构架的调整使然,这就是被动的松。肯定有人会提出异议,认为这会导致紧。我个人认为,这是对松在传统太极拳当中的定性的认知误区使然。若做不到身法八要,身法构架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零散。就形成不了练出周身一整的灵动劲的条件。所以,这种“紧”是为了更好的松,使得松的质量能够通过身法的变化而顺遂的向下盘延伸。终以求做到松沉到脚白嫩果为目的,这样才实现“其根在脚”。
当然,做到“其根在脚”还远远不够,还要符合“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节节贯穿、一气呵成的技击效果才行。而欲做到如此地步,就要在用意不用力和周身不许挂力的要求上下功夫。有人或者会提出疑问一不用力怎么运动?的确!太极拳运动是基于人体运动为平台的。人体运动是不同的肌肉群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做工后完成各种行为的。所以,太极拳运动不是玄虚的,不是靠意念想象完成的,而是先有意识,同时配以行为。正如我们吃东西,走路。是先有了意识的目标,然后用非常合适的力度去接近目标,完成想法的落实,而不是你用抬重物的力量去夹菜,或者用负重的力气去走路。
因此,用意不用力的内涵就是在用内在的精神意识附着于形体之上的运动,通过外三合的规矩强化内三合的效果。这种不用拙力(多余的力气,笨重的力气就是拙力),只用正正好好的力量完成每一个拳式难道就不会形成运动吗?而这种形成了的运动所产生出来的力,谓之内力,真力。而周身不挂力指的是在同样撇除拙力的同时,还要做到任何关节都不能做为力点存在。如果任何关节做为力点,脚下的根劲就会到此而被截住传不出去。而在盘手(推手)当中练习的就是彼此找对方的中点。在力求自己中定的基础上,保护好自己的圆形防守圈,通过听劲的能力在走化对方破坏我之中心的同时,引起进入而骤失力点,随即我意听之于接触处,延伸于彼中心点,在形成我顺人背的主控下或牵拔之,或发放之,皆是因敌变化而定。此即“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引进落空合即出”也!所以,我们就得通过练习,使得周身关节不养成挂力的弊病。如果在走动中出现了滞点,要及时用腰腿走化。用各处关节都有转动折叠的生理本能去相应的旋转配合。周身关节在松开的基础上的折叠圆活,就是大松大软的所在,而不是在力点上和力量上去一争短长。所以,传统太极拳的修炼是一定要遵循用意不用力,周身不挂力的练习要求的。这样的要求又是必须通过松来实现的,否则僵硬,紧绷,顶抗若是传统太极拳的理法所在,那么又何必有传统太极拳的诸多练法理论要求呢!
明白上面这些要点的道理所在,练拳的时候就要有形,有意,有松。三个条件哪个做不到都实现不了真正纯粹太极功夫的目标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劲起于根”的练法。老谱中总结的很明白,“松则沉(下沉之意,不是沉重),沉则轻(有根之动为轻,无根之动为浮),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灵活圆转。轻灵活泼的周身顺整的动静开合是求得懂劲的关键)。”所以,松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将后天形成的蛮横之力气向下沉降。能将周身之力量松沉下降到脚上,则动静开合方能有根,发人才能充分的借助人体的重量通过对集中在脚上给予大地之后的反作用力实现打击的效果。这是很深邃,很细腻很特别的一种技击原理。这种原理的实现无松不得以成!所以《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发劲须松净沉着,专主一方。”而在练习的时候为了实践这种要求,就要做到松,柔,软,慢,稳,圆,匀,要充分的对两腿的承重能力进行锻炼。只有两腿肌肉的承重能力日渐提高,我们的上身才不会为了维持平衡,稳定而应用多余的气力,才能真正实现向下松垂的目的。才能使得我们在遵循不许双重的要求下,下盘的实腿承重既稳又松,虚腿的拿脚迈步既轻又灵。如此才能在技击当中两腿不断的彼此虚实轮转,以配合腰为中轴圆转化力的效果。若不能练出脚底阴阳变的大虚大实的单轻单重的下盘功夫,只是通过腰轴转动的效果是不行的。正如盘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腰在转动的同时,前弓后坐是必不可少的配合。在烂踩花,大捋,散手的时候更是脚下非得实步沉稳,虚步轻灵不可。所以老谱说:“有不得机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柔和软都来于松的前提。但又是松之后的质量体现。能在松的盘架子当中柔软活顺如绸锻才是真功。而慢是为了更细腻,更完善的,更大活动量的强化正确的功法。猪八戒吃人参果就是欲速则不达。慢而不滞,慢而不断是真功。稳为根基。根基即中定。失去了稳,其它的原理就不可能做到和体现。稳是通过心意的恬淡内敛和式子向下的松沉,周身关节相互不较劲而实现时。这样拳式的稳可称之为“势”。所以,老拳谱拳架歌中说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裏裆护肫须下势,涵胸拔背落自然”。如此之习练,方可言十三势而非十三个式子。
圆是传统太极拳独有的一种美。不仅四肢和躯体要体现出弧形的圆(两手,两腿,一背为五张弓),而且在动静开合当中,周身的关节都要如齿轮一样能转的圆活,如此,才能在人顺我背的时候实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因此,习练太极有成者不怕擒拿。其机理就在于即使被拿住,也仍然保留有一丝圆转的空间和生机。这就是建立在皮毛之听的灵觉下于平时习练中养成的圆之习惯使然。所以练时要如珠走玉盘之球,别人摸时才能一转即空。以上的道理都能在习练中做到,后还要做到匀。匀包括力量(劲儿),速度,饱满。力量的匀要体现在对侧肢体在运动当中是几乎一样的配比。否则,就是偏阴偏阳,乃为练拳之病,速度的匀要体现在动静开合当中的一气呵成。不能忽快忽慢。要做到在一个速度下完成行拳盘架。这样才能“内练一(口)气”。才能让劲儿对等的作用于对侧的动静开合。饱满的匀是“膨”劲的习练和体现。某一处匀,其它处不匀,此非真功。处处时匀时不匀,此亦非真功。以上正是《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所说:“无使有缺陷处(劲儿的匀),无使有凸凹处(膨劲的匀),无使有断续处(速度的匀)”。
除了上面的理法,为了学以致用。平时练拳还必须做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老谱中说:“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指的就是上下的手脚而言。只有做到了手到脚到,脚到手到的协调顺应,才能实现“上下相随人难进”的效果。否则,就如老谱所说:“手到脚不到,打人不为妙。”因此,练拳盘架之时要心有所动,形即随动,周身如百千万个大小齿轮互相咬合着齐齐而动;心有所静,形即随静,周身如百干万个大小齿轮互相咬合着齐齐而静。这种百骸从君之命的练法要求遵循演练久之自然会渐渐养成上下相随,周身协调的柔顺之功。是培养内劲生成的另一条件。这种动、静、动、静的阴阳换转的练拳就如长江大河般绵绵不绝,使人乐在其中。内外相合一则是指外形与呼吸的配合原理。太极拳法主张自然,不尚刻意。因此,这种形和息的配合只要明白息随形而动即可。如,形是内收蓄养之式,则必是随之吸气以做呼应。形是外发放远之式,则必是随之呼气以做配合。若行拳盘架当中体现不出这种机理,做不到这种形息合一,那么化发的质量必然是大打折扣。二则是指外形与内意的契合所在。因练拳之外形必是来自于内意。否则就犹如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所以,就要做到内有意,外有情,此情表现在于形。这样的形意合一才使盘拳走架富有生命力。才能体现出传统太极拳的内在美。所以,始始终终都是意,时时刻刻都要松。内意的“紧”和外形的“松”的协调统一充分的体现了传统太极拳负阴抱阳的平衡性的所在。
练习方法只有通过符合以上的这些道理才能事半功倍。传统太极拳的技击技术唯有建立在正确合理的练法上,出来的功夫才能学以致用的发挥出其独具特色的技击效果。传统太极拳讲“太极步步都是桩。一式一个桩”,传统太极拳是在每一个式子都要做到以上要求的同时,再将之串联起来。通过细腻的衔接而锻炼内劲的不同变化。劲如钢,架子如炼钢的模具。
久之而让劲既整且灵,这是传统太极拳能通过盘拳走架而出功夫的原因所在。而松软轻慢的盘活架子练的是周身关节如九曲珠一样的贯穿灵活。是不断的磨棱去角,以期达到圆活顺遂的效应。形体的顺遂周整又能够让意的指挥无往不利,意的见机行事又能在形上很好的得以舒张。这就是《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的:“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这种形和意的高度配合,自然而然给予内里的混元之气以生发壮养的空间。这种内气又会因为传统太极拳松,柔,软,慢,稳,圆,匀的性质特点而与肌体的内部很好的契合。从而潜移默化的改造内部,强大习练者的精气神。所以,李亦畲先生在《太极拳解》中说:“气以直养而无害”,就是指的不需要单独的练气。只是形和意的高度和谐统一,那么自然就能够很直接的壮养我们的内气=这种内气的性质是完全基于形和意在配合当中随时注意做到无过不及的规矩,或者渐渐向着无过不及的目标靠近而随之生发形成的一种中和之气。所以,在我看来,以我的实践体会,传统太极拳的行拳盘架实在有其高深奥妙的独到之处。在整个传统太极拳训练体系当中,大架子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他的内涵就在于利用意为主导,形为主要,松为主旨的脉络大开大合,舒展大方。这样就能把人的关节充分的活动开,就能起到拉抻关节周围韧带的作用。如此,既锻炼了关节的灵活性,又强化了关节周围的筋膜弹性,这样才能实现周身关节转动幅度和强度的提高。
太极拳中要求先开展在紧凑。开展是让形体开展,这么做能够帮助我们丢掉身体上的僵劲,更好的体会太极拳的内劲,然后一点点的去变得紧凑。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够更好的对太极拳的拳理以及拳架加以理解与掌握。
《十三势行功歌诀》中说:“入门引路须口授”。可见老师的重要性!在传统太极拳教与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一定要对老师尊敬,这样才能对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牢记在心,反复进行揣摩推敲。学生一定要追随老师恒久,不断的在学练当中根据进展由老师给适时的捏架子。架子若是走样,就出不来真正的纯粹太极功夫。定型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非有明师,常伴师侧不可!平曰练拳还要尽量找一僻静之处,以求神清,意宁,气和,对待功夫的进步助益非浅。再有就是如《入药镜》中所说:“一曰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我们平时专门练拳的时间毕竟有限。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忙碌着生存之道。那么就多数时间里不具备安心练拳的条件。但是,只要我们记住用意,松沉这两点,则可于行、立、坐、卧之间随时随地的进入别人看不出来,自己心中明白的练功状态,经久习惯之后也是对练拳长功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的。
结合以上的内容,我们能够对传统太极拳的练习方法以及用法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但是更加深入的了解,还是需要练习者继续研究太极拳的拳理以及先辈总结的经验的。对于太极拳的学习,始终要保持诚恳的态度,认真的去学习先辈的经验,帮助自己提高太极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