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太极拳,必须掌握太极拳的要领,并在你的拳架练习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实践与思考,才能真正的提升你的太极拳水平。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下如何从太极拳的拳架中去体会松沉的要领,以便大家更好的通过太极拳的进行太极拳的学习。
松沉、虚实转换、腰胯带动四肢、劲道,在拳架里较为重要。欲要腰胯带动四肢,先要虚实转换:欲要虚实转换.先要松沉到位。有位前辈说:松沉是太极拳的入门功夫。这是实话。有位老练家说:松而不沉,不是真松。此话不假。你说肩松了,但肩胛骨沉不下来,还是假松哦!肩沉了自然能坠肘,肩沉了自然能虚领顶劲。如果松沉功夫没有入门而去追求什么神意气.不觉得有点玄吗?松沉是体现用重量来打拳而不是用力量来打拳的太极拳内涵。有些人练的“搂膝拗步”拳式.一手往外拨(搂膝),另一手着意伸出往前推掌,这是用本身拙力来打拳,体现的是力量而不是松沉的重量。
对于沉,很多人会迷惑于究竟需要沉到哪里?简单的来说,沉就来沉到你实腿的脚底,一是可以让我们的身体稳定不会发生晃荡的情况,二是能够帮助我们借用地面的反弹力成为自身劲道的源泉。总而言之,松沉是我们进行太极拳练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拳势的松沉有什么技术要求呢?就是在立身中正和心静体松的拳势去做含胸拔背,松肩坠肘、虚领顶劲、松腰塌胯、气沉丹田、尾间下坠、开胯圆裆、松膝舒踝,脚底吸地。如果只有松腰塌胯、气沉丹田、尾间下坠.开胯圆裆、松膝舒踝.脚底吸地而没有含胸拔背、松肩坠肘、虚领顶劲.那是上下不相随.所练的松沉是没有完全到位。如果只有含胸拔背、松肩坠肘、虚领顶劲、松腰塌胯、尾间下坠、开胯圆裆、松膝舒踝.脚底吸地而没有气沉丹田,那是内外不相合,所练的松沉也是没有完全到位。要想把松沉功夫练得扎实,就得练习站桩功、松腰功、松胯功、松肩功、松胸功、吐纳功。
杨家太极拳的沉提练法告诉我们,实脚能较好地松沉,虚脚自然能轻灵。手怎样轻灵啊?把沉藏起来就变轻了。怎样把沉藏起来呢?比如拳式“揽雀尾”的“按”势,两手的肘往下坠.两掌的手指往上松,这样练法就把沉藏起来了。推手时两掌的劳宫穴轻触对方的手臂,这时的劳宫穴是肘往下坠和手指往上松的交接点.几乎没有劲力放在对方的手臂.意念像创口贴黏在对方的手臂.这样就是沉中有轻,得机得势就可随时发放。把沉重藏起来的轻是隐,探、诱对方也;雷霆万钧的整劲发放是现,把藏起来的沉重送给对方。
有些人自身的松沉掌握的并不好,因而在进行脚步的虚实转换时,会发生抢步砸脚即虚脚落地较快较沉的现象。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太极拳的练习中,认真的学习掌握松沉,了解沉提之法。另外,松沉对于整个身体的虚实转化也有重要的影响。
怎样体现腰胯带动四肢呢
就是用腰胯的松沉之势带动拳、掌、脚往左右、前、上下方向松出去和往左右、后、上下方向松回来.是被动性练拳,受腰胯带领引动的。这是“一举手一投足皆是太极”的内涵之一。拳、掌、脚脱离腰胯而动的,是主动性练拳.不符合太极拳内涵的技术要求。
比如拳式“高探马”的练法是这样的
1.承上一式单鞭掌,扣左胯,左脚胯根内收沉下,身体向左转,带动身后右脚掌、脚跟离地而起.还同时带动右勾手变掌往前画弧于胸前。
2、通过松腰、垂臀.带动身后右脚上前小半步。
3、右脚由虚逐渐变实.同时左脚由实逐渐变虚。变为左虚步型。
4、虚领顶劲、松腰塌胯、尾间下坠,身势下沉.右掌顺势沉肩坠肘.向前放松伸出去,左掌亦顺着沉势松肩垂肘.向后放松收回至左身软肋的旁边。
如果劲道不对.拳架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不管练什么拳架,只要没练出劲道,就可以看为空架子。根据拳势动作的不同,又细分为棚、捋、挤、按、采、捌、肘、靠、粘、沾、化、引、拿、发、接、抖、崩等其他劲。这就是劲道,但本质都是松沉劲。拳式“斜飞势”和“野马分鬃”,外形架势相似.但劲道不同。拳势的劲道练错了,在拆招和推手时的化发效果就会较差。
有了“松沉””虚实转换””腰胯带动四肢”“劲道”,就能自然地追求“匀”和”连”,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在网上看到太极拳名家郑曼青盘架的珍贵镜头,他老人家从起势到收势,拳式有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无缺陷、无凹凸、无断续、完整一气,一举动周身轻灵.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内观神意气,外看筋骨皮,气势、神韵俱佳。
有些太极拳的练习者,自认为自己的太极拳已经练出了境界,能够如同行云流水般绵绵不断,事实上他们的连贯是比较空乏的连接。太极拳的拳架连接,是依靠你对太极拳的体用之法的理解,对太极拳的内涵的掌握以及长期坚持的拳架练习来做到的,而不是稀里糊涂的进行串联。
松沉到脚底的地面反坐弹力是太极拳动作的源动力,是借助人体的下沉力和上提力,通过以两脚为根的全身虚实变化.运化出具有太极内涵的动作。也有人对内动外微动的拳架定式看作是停顿、劲断、僵滞的拳式,这可能是错觉吧!殊不知这种内动外微动的拳式正处于化劲、发劲、蓄劲的状态,是忽隐忽现的连贯变化。比如在小成阶段的”搂膝拗步…’搬拦捶”定式,你再细点观察就会看出松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塌胯、气沉丹田的变化动作和精神贯注,始终保持一股似水似风似云之势。怎么看出人家或感觉自己盘架的定式是停顿、劲断、僵滞的拳式呢?
比如在小成阶段的“左搂膝拗步”“搬拦捶”定式.“松肩坠肘”会使右手的肩胛骨、肘尖下沉一点,“含胸拔背”会使胸膛、腰背稍有圆弧形的变化,“松腰塌胯”会使尾间下坠一点,“气沉丹田”会使带脉微微向外鼓胀,能明显看出身势下沉和眼神的跟踪(不要太刻意).定式将尽时有一股似水似风似云之势。如果人家或自己肢体和眼神没有以上的相应变化.定式将尽时又没有一股似水似风似云之势.那么这样的定式就可以看作是停顿、劲断、僵滞的拳式了。
如果没有松沉、虚实转换、腰胯带动四肢、劲道的匀和连,那就是太极操或是花拳绣腿了。没有太极拳内涵的“匀”和“连”,有何实际意义?太极拳练拳,首在认识,认识对路,惟练而已。
总而言之,从“松沉”“虚实转换”“腰胯带动四肢”“劲道”这四点来看,就知道拳架功夫的大概层次和质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