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内涵十分丰富,想要通过简单的学习就能够掌握太极拳是不可能的事情,因而需要我们保持耐心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太极拳的要领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下太极拳中太极劲的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的通过太极拳进行太极拳的学习。
对于太极劲,其实有很多的说法,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在进行太极劲的学习时觉得非常的困难,尤其对于初学者或者还没有找到劲的人而言。下面我们就通过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来对太极劲的相关内容加以介绍,使它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有许多名家对太极内劲阐述得很繁琐,有各种各样的劲,实际上总的来说太极劲分三种,长劲,短劲,松沉劲,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劲法.长劲作用与人身上可将人弹发出去,但人身体不会觉得疼,短劲可伤人身体内,劲透到了身体内部,使内部受损,但皮肉不会疼,松沉劲可伤人表皮,如同软鞭作用在人身上,打皮肉疼。
明白了以上劲法,朋友们又要问了,太极劲何来有那么大的内劲,没见身体有多大的动作就将人打出去,那么大的身体能量从何而来,其实这一点都不悬,从力学的角度上来分析,它实际上是在借力(地面的反作用力),借的反作用力越大,那么作用与人身体上的劲也就越大。
那么如何借到这种反作用力呢
只有通过放松来实现,所以说太极拳今天喊放松,明天喊放松,一辈子都在喊放松, 而放松又是无止境的,只有相对的放松,而没有绝对的放松,只有放松了才能将自身的身体重量转化成为一种重力作用下沉至地面(地心深处),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身体重心的下降,由如不倒翁,再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气势下沉(气沉丹田),放得越松,往下沉的重力作用也越大,那么借到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发劲也就越充实,就象手握一只乒乓球,当一松手,自然坠落下来,接触地面时被弹起产生出弹力(遇到地面反作用力所产生的一种状态),对于人的身体来说也是这个道理,至于如何放松就不是这里所要阐述的了。
通过上面的内容,应该能够帮助大家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更好的对太极劲加以理解与掌握了,但是正确的掌握太极拳拳架却是我们进行学习的基础,因而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太极拳拳架练习要领中的一个重点,身备五弓的具体内容吧。
五弓合一
陈式太极拳主张全身整体劲内外统一性的蓄发相变是需要“一身备五弓”“五弓合一”的。现试述如下:“一身备五弓”是比喻身躯犹如一张弓,两手为两张弓,两足为两张弓。 “五弓合一”即为全身的整体劲,触之则旋转灵活,能蓄能发,滔滔不绝。
身弓
以腰为弓把,脐后腰脊命门穴始终用意贯注,中定而不摇摆,动作时以命门穴为原动力,两腰肾旋转抽换,带动胸背部肌肉弧形松沉,变换虚实。合、虚、吸气、蓄势时,小腹内收,膈肌上升,内气上行聚于胃部,胃部自然隆起,胸廓自然扩张。命门穴先有微往后撑松沉之意,在提顶(百会穴虚领顶劲)、吊裆(会阴穴托起丹田), “上下一条线”的身法中正状态下,使重心稳定下降。在推手运化时能做到螺旋式引进而又“让中不让”(不失我之立身中正)的作用。开、实、呼气、发劲时,小腹外凸,膈肌下降,胃部内气下行丹田,胃部和胸廓自然平复。落胯塌腰,腿劲下沉,而内劲往前透发。带脉(腰部周围一圈)膨胀,冲脉气旺,命门穴继有微往后撑之意。哑门(颈椎第一节)和尾骨为弓梢,上下对称,调节动度,加强其蓄而后发之势。身弓备,则腰部柔韧、中定而下沉,上于“哑门”虚竖,大椎鼓起(即“拔背”“气贴背”的作用),下于尾骨前送,起到舵的作用而内劲有上翻之意。
手弓
以肘为弓把,用意注于肘节,使沉着松静而有定向。手腕和颈下锁骨为弓梢,弓梢必须固定,前后对称;手在松柔灵活中用坐腕来固定(掌根微微着力而下沉,腕节柔而不软,称作“坐腕”);锁骨用意来固定,不使摇摆,锁骨管着两手的动向,锁骨的固定是两手有定向的前提。手弓备,则听、拿、化、发,处处能整而不乱。
足弓
以膝为弓把,胯骨与足跟为弓梢。弓腿时,前腿胯根松沉而前送,膝关节有力而微前挺(不可超出足尖),后腿膝关节有力而微前送,而胯根则松沉而又后撑。后坐时,臀部与足跟齐为度。前进后退,臀部之劲要贯到足跟,两足根(足趾、足掌、足跟)下沉,利用地面反作用力,使能劲往上翻,腰腿之劲自然相顺相随。“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相反相成,对拉匀称”。使能做到劲起脚跟,注于腰间,通于脊背,形于手指。
五弓合为一弓,以身弓为主,手弓、足弓为辅,并以腰为轴,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上下相随,中间自然相随。
每站一势,须检查五弓是否俱备,五弓是否合一,是否形成既能“八面支撑”,又能“八面转换”的蓄势。“八面支撑”是稳固厚重,“八面转换”是旋动灵活。
太极拳全身的总虚实在于腰肾的转换,腰肾转换的枢纽在于腰脊命门穴。腰脊一转而周身全动,缠绕运转,顺遂无滞。内外合一而主从不乱,上下相随而贯串协调。腰脊命门穴是“身弓”中的关键。
推手时一搭手即五弓俱备,源动于腰脊,缠绕运转,劲贯四梢,呼吸行气,周身劲整。才能“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弧形走化,直线发劲,动之至微,发之至骤,蓄发相变,滔滔不绝。所谓“全身都是拳”“全身处处是太极”“但依着何处,便从何处击之”。
五弓合一是全身内外整体劲练法的一种具体规定,练拳和推手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练拳即为推手,推手仍是练拳。一站势为静,静中触动,一变势为动,虽动犹静。处处时时能“五弓合一”,是做到“劲以曲蓄而有余”的必要条件。
通过以上的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的对太极拳加以理解。不过要注意,只有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将这些要领真正的贯穿进去,并且自身进行相应的思考,才能让这些内容被你真正的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自身太极拳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