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祝大彤讲解太极拳误区

民福康养生 > m88asia > 太极拳视频

视频作者: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责编:张羽昕

发表时间:2024-12-06 12:13

  太极拳作为一项热门的运动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学习,但是这些人的学习并不是都正确的,其中有很多的误区。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下太极拳的学习中会出现哪些误区,又应该如何改正,来帮助大家更好的通过太极拳进行太极拳的学习。

  一、力的误区

  任何拳术在实战中都必须以“力”作为根本,太极拳也不例外,没有力就无法用于技击,只能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功法。因此,完全不用力也能技击的拳术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太极拳讲究“放松”、“柔软”、“用意不用力”以及“四两拨千斤”等,并不是完全否认力的存在,而是要求每位初学者换掉天生的笨力,具备太极拳所要求的“松柔弹性内力”,这是个换力过程。学拳之初,必须严格做到无须用力。过了这个阶段,则非要有较大的“本力”才行,只是所用的力不能是僵力、蛮力、犟力,而是通过许多年的松柔不用力练习之后,练就的一种刚中寓柔(也即刚柔相济)之力。

  太极拳前辈是很注重增强力量的,力在太极拳中是不能轻视的。太极拳家曾言:“有力量就等于有了本钱,力量越大,本钱越足。”有了本钱,就可以随心所欲;没有本钱,技巧也是空的。没有力量就如将军手中无兵,纵有孑L明之能,也只能纸上谈兵。没有力量,在实战时就无法如意发挥,甚至反被对方所制。

  现代的太极拳学习已经与它过去的目的不一样了。以前,太极拳是作为一项武术而非运动的,因而对于年纪较大的人是不适合学习。现在的太极拳更讲究健身于养生的效果,因而在推广中更强调了柔而忽略了刚,即如何用力。想要真正的掌握太极拳,你就必须了解刚柔并济的含义,真正掌握太极拳。

  太极拳中“刚”体现的就是“力”,虽讲究不以僵力、蛮力、犟力体现,但必须以强大的力量为基础,才可能去论巧力、内力。以柔克刚的“柔”也必须是刚柔相济的柔。所谓的“外家拳”虽体现的是以刚为主,但(得其真传者)也从未离开过柔,也讲究刚柔相济,只不过从开始就将“刚”摆在首位,与太极拳恰好相反,但终还是争取达到刚不离柔、柔不离刚、刚柔相济的目的。

  二、慢的误区

  没有哪一种拳术在实战中能以慢取胜的,太极拳也不例外。那为什么太极拳在练习时要追求慢呢?和“力”一样,在初学阶段是为了换劲的需要和追求理法、技法的熟练、规矩(即守规矩阶段),力求达到动作协调,劲力顺畅,内力充足,技法熟练灵活,因此太极拳所要求的慢仅仅体现在学拳的熟悉和提高阶段上,当具备了以上条件后,就必须追求速度,由慢转快,每个式子都要越快越好。太极拳要求的“以静制动”也是一种避其锋芒的应战技巧,“静”是等待好的时机,“动”则是快速反击,慢了则错过良机。“静”终要过渡到快速的“动”。“后发先至”、“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都说明了“快”的重要性。陈氏太极十四世陈长兴所著的《用武要言》是太极拳技击的高层次理论。“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击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发手要快,不快则迟误”,从这些话中也可看出没有速度、不讲究快”的太极拳是不可能用于技击的。

  三、拳架及推手的误区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这是对练拳过程的概括。拳架开展则大方好看,紧凑则不中看。拳谚云:“好看不中用,中用不好看”,道出了开展与紧凑的真正含义。参加套路比赛者,要想得奖牌,拳必须打得舒展大方。因此很多大型的套路比赛往往限制了拳架朝实用性发展,误导练习者舍本求末。

推手是检验拳架的“试金石”

  推手是检验拳架的“试金石”,在拳架和技击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现在有的人误把推手当成太极散手,这是天大的笑话,他们不知“推手”离太极拳散手技击阶段还相距“十万八千里”(当然这是比喻,有点夸张)。在掌握了推手八法之后,技法应在推手中充分体现,否则就只能启下而不能承上,这也是许多人在推手比赛中比力气顶牛的根本原因。如果将技法充分体现于推手中,谁还敢去比力气、顶牛呢?现在,许多拳师传授推手越来越简单化,只局限于基本八法之内,被无形之圈束缚而不知,仍自以为是,使后学者茫然不得其法。这里可明确一点,套路和推手水平较高之人,不一定实战技击水平较高;而实战技击水平较高之人,也可能拳架及推手水平较高。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觉得太极拳是中看不中用的,只是一些比较漂亮的空架子。事实上,传统太极拳是很有攻击力的,只不过现代为了推广而演化出的很多新套路将其中技击的部分加以弱化削减,从而造成了这种状况。其实为了区分,可以将这些空架子的太极拳命名为操或功。

  四、技法与规矩的误区

  任何拳种都有较全面系统、较独特的技法,而每一技法都有一定的“心法”。心法包含技法于其中,技法靠心法的灵活运用才能体现;心法是全面的,技法是片面的。现在有些发表在刊物上论述心法的文章很片面.不明真正心法,用于实战就不能发挥作用。何谓心法?师传“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就是对心法好的概括,非真传口授不能知。心法有其内在规律,前人早已归纳总结,纯熟者便可灵活运用,非故弄玄虚,乃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知者难明其中之妙。“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并不是某些人解释的只在推手中去粘住对方,去听对方劲路,而是进攻和防守,根据对手所处位置、动作姿势等,运用心法便可大致预知对方将从什么角度、采用什么方式向我发动进攻,胸有成竹地做好攻守的准备,即使打击不到对方,也不会被对方所袭。

  太极拳有很多要领需要掌握,在练拳时应该注意让自己的动作合乎规则,但是太极拳的技击却不能继续合规则。对于太极拳的练习,应该从守规矩一步步的发展到破规矩。在练习拳架与推手要尽量守规矩才能帮助你提高太极拳水平,但在太极拳的散手技击中,守规矩却只能让你失败。

  五、散手技击的误区

  太极拳难懂、难练,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习拳者都把主要精力花在拳架及推手上,而在有了相当水平后仍停留在原地,不能提高到技击阶段。散手技击是太极拳的实践功夫.拳架推手是理论功夫,理论不在实践中检验是永远达不到实用水平的。前辈们授拳有“打入场、打出场”之规,师父是徒弟的靶子,徒弟能打赢师父才可以出师,表明弟子已将师之所学全部学到手,要想进一步提高拳艺就必须另投高师,多方求教,反复实践检验所学。找出不足,增补新的“营养”,方能有望成为高手(杨露禅就是一例)。实践检验的方法,除了散手技击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因此可说检验拳艺水平高低的惟一标准就是“散手技击”。现在许多散打爱好者,学不了多久就急于追求散打实践,基本功不扎实就急于求成,不明武术真谛,故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说。而有些太极拳爱好者则相反,练拳时间过长,散打实践较少,往往喜欢用推手取而代之,偏离正常的发展过程。有的书中还误论太极拳技击只须练习拳架和推手的听劲、粘劲,使其敏感度极就行,这样技击时自会应付自如,无须进行交手实践检验,还用拳谚“打拳时无人若有人,交手时有人如无人”来作为自己观点的依据,实不知是错误地理解了此句的真实原意,用理论观点来代替实践是错误的。任何事情如违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之真理,那么就必须纠正,免误后学。

  六、名家的误区

  过去学拳的不易,创拳的更是不易。如今市场经济则不同,编套路创拳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五花八门的拳种、功法层出不穷,“神功、神拳”比前辈们创造的拳种要“神”上许多,且简便易学,一学就会。过去几年、十多年才能学好的,现在几个月、一二年就全“学会、学好”,甚至十八般兵器样样都能在几年内“精通”。有的“名家”善于随意篡改前人套路而简化成新的拳路,堂而皇之地成为“宗师始祖”,有的以传“豆腐架子”而出名。他们不知过去的一个拳种要增减一、二式子,都要经过反复比较,反复实践检验论证,方才定型编人拳路中,可谓慎之又慎,为的是避免贻误后人。而今随意加减拳式已成时尚。太极拳的流派及套路多而杂乱,无须创新了,关键是如何把前辈们的精华继承下来,提高“质量”,而不是追求“数量”。

  过去以武打天下,演变为如今以防身自卫、祛病健身为主,这是历史前进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过去许多较难练的精华绝技不可避免地受到失传的威胁,有的甚至已经失传。加上当代科技发达,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与武术在时间和功力上的过高要求形成了一个反差,当代人超越前辈们水平的客观条件受到了很大制约。因此,当代的武林“高手”已很难与过去的前辈们相比较,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营养价值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
西洋参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西洋参泡水喝的禁忌有哪些...
大麦茶的功效与作用
大麦茶的功效与作用
大麦茶是中国、日本、韩国等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清...
金桔的功效与作用
金桔的功效与作用
金桔从个头上算有大、小之分,从口味上有咸、冰糖之分...
铁皮枫斗的功效与作用
铁皮枫斗的功效与作用
铁皮枫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材,它的口味清香,富含...
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对于花椒应该都比较熟悉,因为它是生活中经常用到...
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对于花椒应该都比较熟悉,因为它是生活中经常用到...

太极拳精选

简述陈氏太极拳练习入门要求

简述陈氏太极拳练习入门要求

说到太极拳流派,我们不得不提到陈氏太极拳,陈氏太...
论慢练太极拳是为了击打更快

论慢练太极拳是为了击打更快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练习太极拳要掌握一定...
透视太极拳与兵法之间的关系

透视太极拳与兵法之间的关系

太极拳的特点是用意不用力,而意、气、神是打太极拳...
论怎样提高太极拳的技击水平

论怎样提高太极拳的技击水平

众所周知,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但是您了解八极...
阐述练太极拳先天推手的含义

阐述练太极拳先天推手的含义

太极拳与未来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强...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