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健康是我们都关心的话题,人一旦生了病就会觉得不舒服,严重的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作息。我们通常在生病的时候会去看医生,有些病患对于医生的影响不是很好,殊不知医生也有反感的病人。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一起探讨探讨吧!
都说患者看病难,其实,医生问诊也难。就诊前先网上百度一圈,掏出一沓小广告,问神药能否降血压,甚至指挥医生开药方等等。面对这些“反客为主”、“自我诊断”的患者,医生心里其实很无奈,甚至很反感。
医生反感的病人分为以下八种
根据网络“神医”自我断病
现在很多人生病都已经习惯了,去网上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只有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才会去医院。殊不知,我们在网上搜索的都是一些简单的状况,当然我们也会得到各种各样的回答。这种类似于“盲人摸象”的自我诊断方式,一般都会给患者造成心理的暗示,并且干扰了医生对我们身体的诊断。小编建议大家可以多学习一些关于医学方面的常识,并了解医疗的进展,切记不可先入为主。
希望医生开“神药”
“医生,给我开个特效药,吃了赶紧好,别耽误工作啊!”还有不少患者看病时,拿来一沓子小报或宣传材料,问医生广告里的“神药”是否有效。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教授认为,这类患者往往不注重改变饮食、加强锻炼,忽视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科学性。还有一些亚健康人群,感觉不舒服,但化验检查指标都没问题,也达不到药物治疗标准,仍希望医生给他开药,否则就觉得医生做得不称职。
复查说不来就不来
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年轻化,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但不少人以工作忙、不能请假等理由拒绝定期复诊,让医生很无奈。首先,一些指标长期不正常会严重损害健康,比如尿酸高的患者如果不定期复查,长期可引起机体组织和器官损伤;而血压长期偏高,可能造成血脂、血管等方面变化。其次,“是药三分毒”,不少药物会对肝肾功能造成危害,需遵医嘱定期查肝功、血象。按医生指导定期到医院复查,才能监控病情变化。
症状一好就私自减药、停药
有很多的慢性病患者都认为自己的症状没有了就已经好了,不需要在吃药了,也有人会擅自把用药量减少一半,等到疾病的症状再回来时又来求助医生。也有人在药吃完后还不去医院及时拿药。我们就以高血压当个例子,这样会导致血压出现一高一低不稳定的状况,甚至会还原到用药前的状态,从而引发心脑和肾的并发症。
盲信传言与广告
电视、报刊上的健康科普知识鱼龙混杂,不少人“久病成医”,盲目听信一些被包装的“mansion88 app ”,而不肯相信医生说的话。还有人听信广告的夸大宣传,用保健品、治疗仪等替代药物治疗。保健品是食品,不具备治疗作用,只能作为营养补充,而所谓的降压仪,目前还没有公认有效的。
拿着药方让医生开
“经常有人拿着不知名的药甚至药方,过来让我们开。其中很多见都没见过,也不适用于病人的症状。”北京医院主任无奈地说。事实上,同一症状的原因往往不相同,比如发烧,可能是感冒引起的,也可能归因于疱疹性咽峡炎,适用于感冒的某种药,对后者往往不起作用。
对待抗生素太极端
医生告诉记者:“不少人认为抗生素是万能的,只要发烧或发炎,就要求注射。”但是也有另一个极端,“有个孩子发烧多日,病情严重,可家长听说抗生素不好,坚决不用,结果发展为肺炎。”患者对待抗生素“一定要用”和“坚决不用”两种心态都有问题,病情所需才是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