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性角膜病变的症状 4大症状你了解多少(2)

  二、体格检查要系统全面,在自然光线下检查全身皮肤、神经和淋巴结等。

  检查神经时既要注意周围神经干的变化,又要注意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变化。

  麻风病的特征

  长期生疮、不痛不痒;红斑白斑、麻木闭汗;眉毛稀落、貌似醉酒;耳垂肥大、面有虫爬;皮肤干燥、肢端麻木;四肢筋粗、疼痛难忍;虎口无皮、手指变曲;小腿变细、吊脚跛行;嘴歪眼翻、口角下垂;足底溃烂、长期不愈。如果你有以上症状者,请到当地皮防(所)或防疫站慢病科就诊。

  从皮肤组织中检查麻风杆菌(查菌)对诊断虽很重要,但查菌阴性时不能排除麻风,尤其在结核样型麻风多为阴性。查菌阳性时,还应注意与其他抗酸杆菌的鉴别。临床常用细菌指数(BI)和形态指数(MI)来表示麻风杆菌在组织中的存在状态。细菌指数或称细菌密度指数,是按照Ridely对数分级法检查各部位细菌密度之总和,再除以检查的部位数。

  Ridely计数法每一级度之间呈10倍之差。形态指数是表示完整的麻风杆菌(活菌)在总菌量中的比例。实际应用时较难标准化,故只报道描述细菌的形态。两种指数除反映麻风杆菌的含量和形态外,还可作为药物疗效评价的指标。

  此外,还应对麻风的类型,病变的活跃程度,引起的功能障碍程度,以及有无后遗畸残等作出诊断,以助临床正确的处理。

  麻风性角膜病变的治疗

  用药治疗

  1、局部滴糖皮质激素或抗菌药眼水。

  2、全身抗麻风药物治疗 口服氯法齐明(氯苯吩嗪)100mg,2次/d,氨苯砜(DDS)100mg,4次/d,可使病情得到控制,角膜浸润消退。

  手术治疗

  1、有结节者或行单纯切除术,或联合角膜上皮成形术或自体角膜缘移植术。

  2、晚期患者,视角膜病灶范围大小、深浅可选用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预后

  早期诊断和强有力的联合化疗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麻风病的预后。

  麻风性角膜病变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原菌是麻风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完整的杆菌为直棒状或稍有弯曲,长约2~6微米,长约0.2~0.6微米,无鞭毛、芽孢或荚膜。麻风杆菌动物接种,1960年Shepard在小鼠足垫中,初步接种成功,得到有限的局部繁殖,建立了小鼠足垫感染模型。

  1966年在Ress应用免疫抑制法,造成严重的系统性感染,使麻风杆菌的动物接种前进了一大步。1971年Kirchheimer 与 Storrs应用犰狳接种麻风杆菌成功,建立犰狳感染模型。

  1976年高板健二等报告应用裸鼠(先天性无胸腺小鼠)接种麻风杆菌获得成功。麻风杆菌的人工培养,到目前还未获得公认的成功。因此,上工培养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非完整者可见短棒状、双球状、念珠状、颗粒状等形状。数量较多时有聚簇的特点,可形成球团状或束刷状。

麻风 麻风性角膜病变 麻风性角膜病变的症状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