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那么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如果孩子患了手足口病该如何治疗呢?不用担心,下面小编将会给大家全面介绍一下什么是手足口病,加深你对手足口病的了解,方便应对孩子患上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症是一种通过肠道病毒和病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它主要病发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身上,被传染上病后皮肤会出现像似水痘样的疱疹,所以一般妈妈们经常会误认为宝宝只是出水痘了。
但它的疹子好发部位是在手、足和口腔黏膜上,因而被称为手足口症。发病的高峰在每年的6~7月,以3岁以下的宝宝多见。由于这种病毒寄生在患病宝宝的咽部、唾液、疱疹和便中,所以不仅可以通过喷嚏、咳嗽、说话时的气沫传染给别的宝宝,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经口传染。因此,如果发生在托幼园所,就会有很多宝宝被传染。
病毒的潜伏期为2-7天,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强;传播方式多样,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病毒者都能成为传染源,但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手足口症的病毒能够通过被污染过的手、玩具、食具床上用品、内衣、毛巾、牙杯以及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方式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传播,但是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在几个星期后可以将病毒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发热体温多在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
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孩子在流口水或吃东西的时候会感觉疼痛难忍,表现为时时啼哭、烦躁、不爱吃东西、尿黄。
再过1-2天后,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也会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或绿豆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泡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內消退。
一、多开窗通风
想要预防小儿手足口病,首先必须注意个人与环境的卫生,与人交流的时候尽量保持在一米开外的距离方为安全距离。多注意卧室的整洁和卫生,在幼儿园以及家中要经常开窗换气通风。多开窗通风可减少空气中悬浮的病毒粒子,使室内病毒达不到可令孩子得病的浓度。
二、对孩子经常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
孩子的餐具、玩具、内衣、手巾等用品,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
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不怕酸,但怕紫外线。所以对于物品消毒,用酸和酒精的效果不好,但碘酒或者氧化剂就可以杀掉病毒,比如84消毒液;另外还有一般紫外线照射、外界的阳光、经过晒蒸煮高温也可以杀掉病毒。